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星期
| 今日头条 | 时政要闻 | 市县动态 | 法制民生 | 晋中风采 | 曝光台 | 财经
视频新闻 | 人文教育 | 健康消费 | 房产车市|商务联盟 | 图说晋中 | | 旅游
  您所在的位置: 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 > 三农
晋中市“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工作综述
http://jz.sxgov.cn/  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2019-01-14 09:25:58

以改革增动力 以创新谋发展

周晋冰 崔文慧 王红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为落实好、推进好、实现好乡村振兴战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旨在加快推进城市资本“上山下乡”,促进自然生产方式与广阔市场高效衔接,完善改革农村资源要素的供给方式和供给结构,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三农”高质量发展。自2018年5月2日全市“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行动、加快落实,各项任务按照预定序时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紧盯“土地整治、水资源开发、林业扩规”三项任务抓成效

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建平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组织专题会议研究。2018年7月26日,赵建平在榆社县召开的“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现场推进会上强调,“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重大市级战略,是我市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争创乡村振兴示范市的重要抓手。要求各县(区、市)统一思想认识,拿出实招亮招,唤醒农村“沉睡”资源,为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土地综合整治取得积极成效。一是耕地占补平衡项目。2018年全市共落实土地开发项目167个,预计新增耕地34776.26亩,超出年度任务11757.48亩。167个项目中,已完工79个,可生成占补平衡指标1.5万亩;剩余88个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可再生成占补平衡指标1.98万亩。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18年全市共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4个,总规模53.7万亩,超出年度任务12.62万亩,目前已开工建设39.52万亩,开工率为73.59%。三是贫困县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昔阳、和顺等4个贫困县已完成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900.41亩,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审批的10个实施方案已全部获批,加上正在编制方案的1个项目,11个项目拟交易的周转指标5877.21亩。

水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推开。一是水网建设工程。太谷县南山水库已完成投资3600万元。左家滩水库累计完成投资1090万元。介休市南河水库目前处于前期工作阶段,可研已批复,目前正在进行修改。二是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完成11.5万亩,占计划任务的91.78%。三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共完成45.08万亩,占计划任务的89.18%。

林业扩规增效实现突破。一是加快推进种苗培育工程。完成新育苗3.5万亩,完成率100%。二是促进60万亩林果产业增效。目前,低产低效林改造16.5万亩,完成率110%;新发展经济林5万亩,完成率100%。

围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效益抓突破

全市立足攻坚行动,激活土地、林木、水利等资源,最终实现利用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方面,计划投入59亿元实施土地综合整治132万亩,投入6.3亿元培育10.5万亩种苗,对60万亩林果进行产业改造,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打造“林业产业航母”,实现育苗产业的转型升级。社会效益方面,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农田水利灌溉等工程,让老百姓得到高产能土地,水土流失得到治理,从根本上破解“农用地农民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局,最终实现旧村改造和移民搬迁的高效融合。生态效益方面,土地综合整治、林业扩规增效、水资源开发利用,不但最大限度盘活、用好生态资源,实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而且进一步实现了保护修复,重新构建了生态平衡。

突出“责任落实、资金保障、跟踪督办”三项机制抓保障

“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通盘策划下,突出“责任落实、资金保障、跟踪督办”三大保障机制,主动作为,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责任落实机制。以县级政府作为项目实施主体,“一把手”亲自谋划,一线协调问题,强力组织推进。市直部门全程给予业务指导,做到精准掌握、精细管理。资金保障机制。搭建土地整治公司、林业投资公司和水务公司三个平台,探索建立“政府监管、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的融资模式,打通城市资本“上山下乡”的最后一公里。跟踪督办机制。将任务清单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根据情况启动13710督办机制,由市领导组办公室组织日常督查、督促工作,并先后两次在榆社、和顺两县召开全市现场推进会,交流经验,鞭策后进,推动工作。

总结“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创新方法”三大经验树典型

纵观全市攻坚行动工作开展情况,各县(区、市)不仅超额完成了任务落实,而且各个环节进展顺利,效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你争我赶,争当先进”的良好态势,用实际行动落实了市委、市政府“三年任务、两年完”的总体目标。攻坚行动之所以在短时间内收到实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推动。以往财政投资项目虽规模大、资金足、组织专业,但通常是单个部门独立实施,由于部门间协调不畅、村集体利益纠纷,项目实施时间长、进展慢,部分项目中途搁置,处置困难。民间资本土地整治项目虽较传统财政投资项目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不足。一是,民间资本投资主体零散,“单打独斗”难以发挥规模优势,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二是,民间资本投资项目工程施工标准不一,参差不齐。可见无论是财政投资项目还是民间资本投资项目,没有政府的有力推动,将很难高效推进。

从县级层面看,11个县(区、市)因地制宜,创新方法,在各自工作中形成了典型经验。其中,榆社县积极探索创新,牢牢把握拆旧、复垦、流转三个环节,建立健全“三个一”工作机制,推动闲散土地资源实现盘活、升级、增效,统筹解决好人、地、产业三个方面的问题,达到了一举多赢的效果。和顺县坚持两个结合、创新“四项机制”,将易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脱贫攻坚“钱从哪儿来”的问题。昔阳县紧紧扭住土地开发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勇于创新,探索形成了土地开发的“三大模式”。左权县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点评,大力推进“533工作法”,特别是五个重点挖潜的办法,值得借鉴。太谷县主动外出学习、交流兄弟县先进经验,以政府资金为引导,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多元参与土地整治。寿阳县充分发挥耕地面积大的优势,多措并举,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打造全市粮食主产区。平遥县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统筹组织作用,打破户与户、村与村、乡与乡的界限,通过补改结合和综合整治,使土地实现小块变大块、零散变集中、粗放变集约,真正解决了“地从哪里找”的问题。介休市努力克服财力薄弱困难,创新土地整理项目投入机制,多头调动财源,累计融资2.92亿元。灵石县实事求是抓设计,按照“既规范设计,又结合村委、村民意愿”的原则,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强力推进。榆次区建立联席会议月制度,定期汇报工作进度,做到任务明确,步调一致,构建了“政府总抓、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祁县坚持“以建促保、质量第一”原则,通过典型引路,积极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带动效应。

千川会海阔、风好正扬帆。“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一年来,市委、市政府以非常之举,举全市之力,通盘策划、主动作为,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实现了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第一个“开门红”,在全省形成了一定影响。下一步,各级部门将继续从政策研究、思路创新、学习借鉴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交流互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推动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编辑:晋中编辑      责任编辑:晋中编辑 来源:晋中日报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新闻热线:3266606 邮箱:sxjzgov@163.com; 反映问题QQ群:36201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