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晋中>图说晋中
【新春走基层】元宵“滚”出甜美的日子——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魏虎仙元宵”传承舌尖上的美味
2019-02-17 11:55:45
编辑:晋中频道
图片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记者 李宏)“你好,要30袋桂花的。”“要多少,50袋啊,什么口味的……”正月十三一大早,全国劳模魏虎仙的电话就被打爆了,都是找她订元宵的。“乡镇的、城里的,还有太原的,我是应接不暇。”今年81岁的魏虎仙老人虽然满头白发,但精气神十足。她忙里偷闲地告诉记者,正月初八以后,尤其临近元宵节这几天,订元宵的电话非常多,市民们对传统工艺制作的魏虎仙元宵依然情有独钟。“魏虎仙元宵制作工艺已经成为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脸上洋溢着幸福。

    谈起魏虎仙,了解她的老榆次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闪闪发光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勋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劳动模范、商业标兵、先进工作者、服务明星、优秀企业家、杰出女强人、优秀党员、好经理等近200项荣誉,闪耀着她奋斗的光芒,承载着她无私奉献的足迹。

    对于魏虎仙元宵,在榆次更是颇有名气。其地道的传统制作工艺、柔滑弹韧的口感特点,成为一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魏虎仙“老字号”品牌也已成为榆次响当当的“地理性标志”之一。每年的元宵佳节,榆次街头就会有很多魏虎仙元宵摊点,市民们都会争相购买。

    不论是“魏虎仙”还是“魏虎仙元宵”,都承载着老榆次人的一份“念想”。 

    “不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魏虎仙元宵,就不算过了一个完整的春节。”市民王永寿称,每年的元宵节都会来买魏虎仙元宵,图的就是地道美味。王大爷告诉记者,虽然超市里卖的元宵汤圆种类特别多,但是依然还是喜欢吃榆次老字号的元宵,有一种儿时的情结。

    像王大爷这样的市民不胜枚举。“吃正宗的传统元宵,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记忆,更是一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市民郝爱珍称,每年春节都会给家人买魏虎仙元宵,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元宵,听父亲讲老榆次的故事,特别开心甜美。  

    出生于太行山区沁县新店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的魏虎仙,因父早丧,她14岁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苦难使她意志更坚,勤劳使她茁壮成长,18岁那年,魏虎仙嫁到榆次。1958年进入商业局,她做过售货员、开票员、服务员,都以精明强干、爱岗敬业闻名于商业界。1963年她被领导选中,到东大街饭店任主任。至此魏虎仙开始了她以食为天的服务生涯。她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敬业与创业,谱写出了无私奉献的虎仙传奇。

    在魏虎仙的身上,有着一股敢闯敢拼的“虎劲”和不服输的“韧劲”。

    1979年,上级将她调到原榆次市有名的“老大难”单位——粮店街饭店担任主任。期间她大胆创新,率先在全市商业系统实行了经营责任制,使企业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一举扭亏为盈。1981年粮店街饭店和她本人分别获得原榆次市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3年,为繁荣冷饮市场,当时的榆次市商业局把原糖业烟酒公司的冷饮服务部改为冷饮甜食商店,调魏虎仙出任经理。她紧追市场变化需求,在新、快、优、廉四个字上大做文章。生产出榆次市场上前所未有的刨冰花、蛋卷冰淇淋、膨化雪糕、冰块和具有南方风味的菠萝汁、杨梅汁、酸牛奶等十几种系列产品,把产品打到了各县市,一举夺得冷饮市场的霸主地位。另外,冷饮店并没有墨守成规,考察市场后推出当时颇受欢迎的热牛奶、热咖啡、热豆浆;保留传承了老工艺制作醪糟、豆腐脑、元宵、月饼、龙嘴油茶。冷饮甜食商店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全市商业优秀单位。在老榆次人的记忆中,依然清晰记得原榆次百货大楼旁,曾引领时尚的榆次冷饮甜食商店。

    退休后的魏虎仙并没有赋闲在家,自筹资金办起了“晋中市魏虎仙食品有限公司”,带着下岗职工在街头滚元宵、做月饼,把晋中传统食品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希望把我的手艺传给后人,更希望能打造出传统的食品厂,让人们轻松就能品尝到‘魏虎仙’口味的元宵。”魏虎仙老人的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手机黄河新闻网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