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星期
| 今日头条 | 时政要闻 | 市县动态 | 法制民生 | 晋中风采 | 曝光台 | 财经
视频新闻 | 人文教育 | 健康消费 | 房产车市|商务联盟 | 图说晋中 | | 旅游
  您所在的位置: 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 > 旅游
纳赤台兵站偶遇山西老乡 聆听兵站英雄的动人故事
http://jz.sxgov.cn/  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2019-08-11 14:56:37

    黄河新闻网青海讯(记者 李宏 李炳仪)8月10日,“壮丽70年·奋斗新青海——2019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看青海”大型采访活动采访团,从青海海西州格尔木市出发,沿青藏公路向西南出发,来到海拔3500米的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格尔木某大站纳赤台兵站,在这里聆听战士们讲述发生在兵站里的那些事。

    “你是山西的?”进入纳赤台兵站,一名军人握着记者的手问道。“我叫贾清召,老家是临汾的,咱们是老乡啊。欢迎你们来到兵站,在这里能见到山西老乡,我太高兴了。”看到兵站有山西老乡,记者感到意外之余也异常激动。在攀谈中,记者了解到,今年27岁的贾清召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编导系,在这里当兵已经8年了。他是一名军旅诗人,其文学及影视作品多发表于网络及报刊等媒体,著有个人现代诗集《天秋的诗》,古风诗集《天秋古韵》,诗词合集《明月心》《十与诗寻》《行距光年》等 ;微电影代表作品《20号兵站》等。

    贾清召告诉记者,在兵站,战士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他们靠身边的石子、树木、野花用心装扮。“这条路是战士们两人一组,抬着竹筐,来到昆仑河边捡石头,然后把它们扛回兵站,认真细致地分拣出大小相同、形态各异的昆仑石,然后打好水泥基础,将一粒粒石块染成红色,精心镶嵌出‘吃苦不怕苦,缺氧不缺志’这十个大字。”一边走,贾清召一边向记者介绍。

    兵站营房后,有这样两条鹅卵石小道,一条通向温棚,一条通向晾衣间,踩在这两条小路上,低下头,你会看见这样八个大字——诚信可靠,诚实守信。这座温棚,墙壁上的青藤和油绿的蔬菜让罕见绿色的兵站生机盎然,大家坐在休闲区的藤椅上,观赏锦鲤,培植蔬菜,充满生机。

    兵站营房外,有着几棵十几年树龄的杨树,这是退伍老兵栽下的,但一代代士兵,精心呵护着他们,如同呵护自己的生命,这是从纳赤台到唐古拉山口近600公里的青藏公路上,你所能看到的仅有的几棵树。

    在纳赤台兵站荣誉室,屋内的两面墙壁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奖牌和锦旗,战士们最引以为傲的就是那面原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的“高原红旗兵站”荣誉称号,除了纳赤台兵站,青海境内其它11座兵站,再未获此殊荣。

    纳赤台兵站政治教导员吴建忠指着兵站对面的高山向采访团介绍,对面海拔近5000米的高山上,一颗米粒般大小的红旗在山顶若隐若现。这面旗在山顶上已整整伫立了10年,这是战士们的精神坐标,也是纳赤台兵站的精神柱石……

    青藏公路是无数前辈用青春、汗水和热血铸就的雪域坦途。这条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止西藏拉萨市的公路大动脉,在修建的4年中,平均2.5公里就有一名军人倒下;在通车后的65年中,有300余名汽车兵长眠于雪山冻土之中。

    青藏公路通车初期,为解决汽车部队和进出西藏人员的食宿问题,中央军委于1956年正是颁发了青藏公路沿线兵站的编制。寒来暑往,一晃63个春秋,岁月流逝,兵站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自上世纪60年代青藏公路沿线兵站建立至今,驻守兵站战士们的营房先后经历了4代,第一代是帐篷,第二代是地窝子,第三代是砖瓦房,第四代是楼房。

    在青藏公路上有一半兵站是建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区,最高的唐古拉兵站海拔高度达5200米。这些地方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50%,自然环境异常艰难,有民谣为证:“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兵站的官兵们没有被吓倒,凭着赤胆忠心,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遥望着昆仑山顶的雪山,像雪莲扎根于这亘古雪域之中。向这些可爱的兵站英雄致敬。

    记者告别了山西老乡,随着采访团开启又一个行程,继续感受大美青海的独特魅力。

编辑:晋中频道      责任编辑:晋中频道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新闻热线:3266606 邮箱:sxjzgov@163.com; 反映问题QQ群:36201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