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星期
| 今日头条 | 时政要闻 | 市县动态 | 法制民生 | 晋中风采 | 曝光台 | 财经
视频新闻 | 人文教育 | 健康消费 | 房产车市|商务联盟 | 图说晋中 | | 旅游
  您所在的位置: 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 > 三农
晋中:沧桑巨变七十年 农业经济谱新篇
http://jz.sxgov.cn/  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2019-09-25 09:40:42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晋中市农村和农业经济在思变中突破,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提质,在扩张中增收,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在农村的出台,农户经营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央连续每年出台“一号文件”,加大对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取消了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对农民实行种粮综合补贴,国家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和农村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时代,农村正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推进。

一、农业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农牧业成为主要支柱

改革开放后,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经济总量成倍增长。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仅有1.8亿元。到2018年,全市已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0.6 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14亿元,占全市GDP的7.9%。农林牧渔业结构也由1949年74.2 :3.7 :7.9 :0(副业占14.2%) 发展为2018年的60.9 :4.8 :32 :0.2。农业经济已由农业一支独大,逐渐形成农业、牧业并重,林业、渔业补充的格局。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二、粮食产量逐步稳定在较高水平,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晋中市虽然占有耕地面积大,人口少的优势,但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低,1949年全市播种粮食作物面积547.4万亩,粮食产量只有34.9 万吨,人均252公斤。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中央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地,以及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农户生产热情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粮油单产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全市水浇地面积达到188.9万亩,较1949年的87.6万亩增加101.34万亩,增长1.2倍,农业正逐渐摆脱靠天吃饭状况;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167.3万千瓦,较1978年增长1.9倍,机械化耕作水平的大幅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79.7 万吨,比1949年增长4.2 倍;单产达到480.8 公斤,是1949年的6.5 倍;人均粮食532公斤,是1949年的1.1倍,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保障。

三、农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978年以前,全市农业种植结构主要是以粮为主的单一生产模式。1949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93.3%,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是74.2%。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组织模式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确保了全市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到201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88 %,较1949年所占比重下降5.3个百分点,同期,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由1949年的4.3% 上升为12 %,特别是蔬菜和园林水果得到快速发展。2018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6.3万亩,种植面积比1949年的12.4万亩,增加 23.9万亩,比重由2.1 %上升为8.5 %;产量达176.4万吨,较1949年增长17.2倍。全市水果产量达到22万吨,比1949年的1.74万吨增长11.6倍。随着蔬菜、园林水果等富有特色的产品不断发展壮大,在丰富了全市农特产品种类的同时,为人民生活提供了优质的消费需求,更增加了农民收入,进一步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四、畜牧业蓬勃发展,规模养殖成为主导

改革开放前,全市畜牧业是种植业的辅助产业,畜牧品种以役畜为主,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广和应用,畜牧业逐渐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的肉畜和奶畜饲养业发展,这一转变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十年来,晋中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畜牧业的扶持鼓励政策,畜牧业的发展逐步走上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养殖之路,养殖方式由传统的农户庭院分散养殖向专业化、科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畜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18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23.6万吨,较1980年增长12.2 倍;禽蛋产量16.9万吨,较1980年增长46.3 倍。设施畜牧不断发展壮大,设施规模养殖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五、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林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解放初期,在国家粮食供应不足的状况下,不管是耕地还是林地都要以增加粮食产量为主,荒地、沟坡地都用于种植粮食作物,林业发展极度缓慢。1999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在国家“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指导下,我市紧抓机遇,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大力绿化荒山荒坡,建设山川秀美。开展大规模的造林绿化活动,打造了一大批标准高、效果好的绿化工程。2018年全市造林面积36 万亩,较1949年的1.47万亩增长23.5倍;2018年四旁植树1101万株,较1949年的53万株增长19.9倍;林业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林产品产量持续增加,2018年林产品中的核桃产量分别为1.3 万吨,较1949年增长12倍;花椒 0.007万吨,较1949年增长1.3倍;林业生产比解放初期有了大幅增长,林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六、农业新模式快速发展,农业渐趋多功能化

近年来,全市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等新模式从无到有,实现了快速发展。2018年末全市农业设施数量近2万个,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超10万亩。设施农业改变了全市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拓宽了农业生产的时空分布。农普结果显示,2016年全市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行政村已达68个,产业内涵正由单纯的观光游,逐步向民俗文化、农事节庆、科技创意等方面拓展,促进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同期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向农业农村领域快速延伸,农产品电商方兴未艾。农普资料显示,全市2016年已有14.9%的行政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通宽带互联网的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0%,用电脑和手机上网的农户分别达到38.3%和55.7%。

编辑:晋中频道      责任编辑:晋中频道 来源:山西日报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新闻热线:3266606 邮箱:sxjzgov@163.com; 反映问题QQ群:36201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