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振兴示范廊带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述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今日头条>
晋中市振兴示范廊带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述
2020-08-13 09:32:00    来源:晋中日报

蹚出乡村振兴路径 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图为榆次区乌金山镇后沟村新貌。记者 杨洋 摄

8月的晋中大地,百花姹紫嫣红,万物生机勃勃;

8月的晋中农业,立足丰富的资源禀赋、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晋中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引领,高举晋中国家农高区、晋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山西农谷省级战略“三块金字招牌”,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三大发展思路,着力构建“技术体系先进化、产业体系特色化、经营体系现代化”的旱作农业三大发展体系,创新探索出产业支撑型、创新发展型、党建引领型、能人带动型、生态优先型、文化自信型“六种模式”,努力打造晋中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持续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8月的晋中农村,在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中,在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一片一带一圈”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和“四个百里”工程建设中,10个精品示范村拔地而起,30个重点治理村形成规模,10个万亩现代农业片区、5种新型经营主体、总长百公里的“醉美晋中、多彩农园”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已涵盖了农业产业高效的寿阳、榆次、太谷3个县(区)。已全面构建起农耕醉人、农庄醉人、生态醉人、乡愁醉人、乡风醉人的“五醉图景”。 向世人展示出美丽村庄、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生态、美丽田园、美丽经济的“六美元素”;

8月的晋中农民,把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产业振兴的主攻方向,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把增收致富作为走向小康的根本着力点,凭借敢为人先的精神、勤劳致富的双手,精心描绘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示范村展示区、现代农业产业引领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区、乡村旅游生态标杆区”美丽“新画卷”。

市委、市政府在2019年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上,就提出建设“一片一带一圈”乡村振兴示范廊带的思路。“一片”即在榆次、太谷、寿阳3个县(区)打造城郊百公里乡村振兴示范片。“一带”即以108国道、汾河为轴线,在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6个县(区、市)打造平川百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一圈”即围绕太长高速、南太线、207国道、九榆线,在太谷、榆社、昔阳、和顺、左权、寿阳、榆次7个县(区)打造东山百公里乡村振兴循环圈。自此,市委、市政府把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廊带,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四个百里”工程建设。

今年以来,按照《晋中市2020年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方案》总体部署,晋中市重点开展巩固提升寿阳、榆次、太谷段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平川乡村振兴示范带、实施东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示范圈三大建设,打造50个精品示范村、115个重点治理村,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廊带扩规提质、纵深发展。

首先,榆次、太谷、寿阳示范廊带瞄准巩固提升和拓展延伸,在提档升级上持续发力。寿阳、榆次、太谷3县(区)按照“在第一批10个精品示范村继续提升的基础上,全面铺开第二批10个精品示范村和30个重点治理村建设”的要求,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环境改善进行了再提升、再巩固和延伸扩面。如榆次区,今年在打造5个精品示范村、11个重点治理村的基础上,以北田镇、庄子乡为主要区域,延伸打造一条集优势果品、休闲观光、文体创意、乡村体验于一体的百里蔬果田园文化体验廊带,重点建设水果全品种观光园、全天候农旅度假圈、3万亩粪肥还田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园。

其次,平川示范片区瞄准优势产业和环境改善,在特色亮点上着力突破。祁县、平遥、介休、灵石4县(市)把产业兴旺作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立足108国道沿线现代农业发展优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重点打造祁县平遥——城赵洪善片、平遥介休——中都张兰片、介休灵石——绵山静升片,3个片区19个示范村、51个重点治理村。如平遥县,以创建6个示范村为抓手,积极开展沿线环境整治。目前,已硬化道路2.4公里、亮化路灯120盏,已完成平襄线等旅游线16.5公里的道路改造,植树4.5万株。

再次,东山示范圈瞄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过渡衔接,在路径办法上积极探索。榆社、左权、和顺、昔阳、寿阳5县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为目标,打造包含21个示范村、34个重点治理村的榆社城郊片、左权百里画廊、和顺松烟片、昔阳大寨片、寿阳景尚片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协调推进、融合发展的5个示范片区。如左权县,以创建全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先导县为引领,以百里画廊为基础,重点围绕产业级次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农村改革等,探索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在产业发展上,打造2个万亩片区,以百里画廊沿线林下经济为主要阵地,发展万亩有机中药材景观廊带。以麻田、泽城“有机社区”为示范,打造万亩有机旱作集中连片示范区,进一步夯实产业扶贫基础,壮大产业发展成果。在生态建设上,打造48公里的“黄金谷”,途经龙泉、桐峪、麻田3个乡镇40个村,由24个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参与实施栽植金叶榆、金枝槐等“金色”苗木的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政府统一流转土地,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育苗,吸纳6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建成一条集“山水林田湖草、林道亭廊台池”于一体的金色生态景观带。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多措并举,聚焦重点任务,补齐短板弱项,在全市统筹推进村庄清洁、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美丽乡村创建“五大专项行动”,特别是结合全市“爱国卫生季”活动,全力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成效之一:把村庄清洁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基本点。今年,市委、市政府结合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季”活动,开展了以整治农村“四乱”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在整治过程中,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不搞面子工程、不搞大包大揽“三个原则”,从环境卫生入手,从扫干净、摆整齐做起,少花钱办大事,实现村庄内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使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全市共有1909个村建立村庄保洁机制,1835个村落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达到清洁村庄的村有1913个,分别占到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8.2%、94.4%和98.4%,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的健康生活水平。

成效之二:把垃圾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头戏。在加强垃圾源头分类管理、规范收运运行体系、推广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治理模式、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上持续发力,着力解决好垃圾治理“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建成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87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行政村比例达到82.7%,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率达到97.3%,全市行政村实现清扫保洁全覆盖。灵石县、介休市和寿阳县3个垃圾分类试点县已在全域所有乡镇试点开展垃圾分类。

成效之三:把污水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关键处。全市坚持梯次推进、分类施治、水岸同步的工作路径,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目前,已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村有276个,其中纳管型175个、设施型101个。同时,已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逐步实现汾河流经村庄全覆盖。

成效之四:把小厕所作为促进大民生的助推器。农村户厕改造是今年市政府承诺的民生实事之一,作为政府重大民生实事,我市坚持因村施策、因户施策,把模式选择权交给农民,有关职能部门重点把好技术模式、产品质量、施工质量、粪污收集利用、粪污储运管理、疾病防控“六大关”,积极推广三格化粪池、双瓮式、完整水冲式、“通风改良式+大三格”等卫生厕所模式,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管理,做到“一户一卡、一村一档”,实现精准改厕、精准管理。把厕所革命与有机旱作农业结合起来,实现粪污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变“粪”为宝,办好农民的“关键小事”。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村卫生户厕37.49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2.8%。

成效之五: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检验尺。2018年至2020年,全市共创建省、市、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10个。全市每年完成造林30万亩,推进村内绿化彩化和围村片林建设,打造绿色生态村庄,推动“林在村中、村在林中”的美丽家园建设已成态势,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由“一处美、一时美、外在美”向“处处美、持久美、内在美”转变,在全市精心绘制各具特色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乘势而上千帆竞,策马扬鞭正当时。市委、市政府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紧抓晋中市被列入“全域国家农高区”的战略机遇,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只争朝夕、尽锐出战,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乡村振兴再创新篇,努力蹚出一条具有晋中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记者 李喜涛)

[编辑:梁美萍]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我要啦免费统计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