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晋中市持续推进文旅产业做大做强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 > 时政新闻
“十三五”期间晋中市持续推进文旅产业做大做强
2020-11-27 09:01:37    来源:晋中日报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嬗变

“十三五”时期,晋中市文旅业始终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努力从“高速”向“高质”转型发展。2016年,晋中市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地级城市,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民办文化的扶持与引导”;2017年,承办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峰会和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将晋中市旅游发展推向了新高度;2018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千亿”目标;2019年,晋中市正式被国家文旅部和财政部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市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文化和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16亿人次,同比增长18.36%;实现旅游总收入1188.03亿元,同比增长17.17%。202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文促旅、以文化人,用好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公共文化示范区三大国家级平台,进一步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把文旅康培育成晋中城市形象和民生幸福产业的亮丽品牌”战略目标,为持续做大做强全市旅游产业明确了任务表和路线图。

文旅融合激活力

“十三五”期间,晋中市文旅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进一步融合,让游客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以举办重大节会活动为依托,将文化和旅游充分融合,打造文化旅游节庆会展活动品牌,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中国年、左权民歌汇等,将旅游活动与民俗文化展演展示相结合,通过文化旅游活动带动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产业化发展,形成了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增强旅游魅力,以旅游传承交流文化、带动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繁荣的良好格局,取得了“1+1>2”的产业叠加效应。创新文化旅游的载体形式和表达方式,文旅融合不仅是在传统景区、景点,室内场馆同样被打造为具体文化符号和体验性产品。晋中市博物馆、平遥故宫文创馆、榆社化石馆、介休博物馆等,都以其特有的文化资源纳入旅游线路,促进了优秀文化传承、本土特色塑造和文旅产业发展。

将古城大院、晋商文化形成的旅游资源作为优势产业,进一步带动辐射其他产品形态发展,涌现出一批新业态。平遥古城作为晋中市旅游业的一面旗帜,除了固定的文物景点以及住宿、美食、购物体验外,还打造了一系列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产品,大型实景演艺项目《又见平遥》2019年全年累计演出860场,观演人数695940人次,场均上座率98%,演出总收入1.23亿元。乔家大院增强万里茶路、金融票号、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科技教育等多层次、全方位体验,辐射出配套的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设施;介休绵山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清明寒食文化,联合乌金山森林公园、红崖峡谷、石膏山风景区,积极拓展旅游集散、休闲度假、康体养生、运动培训等功能,打造国内知名的康养休闲度假区。文化旅游价值链和产业链不断延伸,逐步从古城大院观光旅游向休闲体验旅游转变,从文物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从资源型旅游向价值型旅游转变。

公共文化大跨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抓手,以创建和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致力文化强市建设,构建“设施网络化、供给多元化、服务优质化、活动品牌化、机制长效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主干过硬、辅网密织、全面覆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从服务指标、服务方式、服务对象等多方面得到综合提升,赢得了群众和社会的好评。

市城区已形成了东有体育馆,西有大剧院,南有晋华1919工业遗址博物馆,北有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规划展示馆,中有工人文化宫、群众艺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布局。

全市11个县(区、市)图书馆、文化馆均达到了国家3级馆以上标准,118个乡镇17个街道综合文化站面积达到300平方米,2682个行政村220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0%以上达到山西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评价标准要求,并配套建有文体广场。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晋华1919”、陌上美术馆、官道巷民俗文化园、太谷孟母文化园等为代表的132个博物馆、美术馆、书画院、展览馆和文化园,92个非遗展示馆、展演馆、传习中心,1021个主题文化大院、群众活动阅览室,536个小剧场、小舞台等民办文化项目,大大拓展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从服务指标、服务方式、服务对象等多方面得到综合提升。《晋中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和《晋中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所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全部实行免费开放的同时,开展错时、延时服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群众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菜单式、订单式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了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中国晋中社火节、全民文化活动季等品牌活动,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群众认可度高。社火巡游、道德讲堂、情景党课、剪纸展览、晋剧展演、票友大赛等特色文化活动远近闻名。围绕建党100周年、脱贫攻坚、反腐倡廉、文艺抗疫等主题,策划创作了一批反映重大现实题材、展示伟大革命历史、传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戏剧、音乐、舞蹈等优秀作品,重点打造《有娘在家》《全家福》《战地黄花》《三川口》《舍不得你走》《红星作证》《大唐皇后》《广盛号》《向天而歌》《尹灵芝》10部剧目,组织了新编新创优秀舞台剧目展演活动,全方位展示晋中市艺术建设成果,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产品。聚合多种特色文化形态,分层级打造贴近百姓生产生活的文化节庆、演出、展览、讲座、阅读、体验等特色活动,使一批具有鲜明“晋中烙印”的文化品牌脱颖而出。

全域旅游促发展

作为第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几年来,晋中市大胆探索实践,告别单一的古城大院,拓深传统的景点旅游,构筑以旅游为桥梁纽带的立体产业体系,不断培育创新旅游新业态,把全市当成一个“大景区”来打造。一批以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乡村旅游、都市购物为代表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应运而生,全域旅游带来的综合效益远远超出旅游领域自身意义,已成为推动晋中市转型发展的重要依托。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乡村景区(点)、生态庄园、田园综合体、农事体验、乡村休闲为重点,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景区和生态庄园,农副土特产品变成旅游商品,乡村山居变成民宿,传统民俗变成旅游新体验。

大力发展工业旅游。通过深度挖掘工商业旅游的文化内涵,完善城市商业区旅游服务功能,祁县红海玻璃文化产业园、介休洪山陶瓷、太谷鑫炳记、老西醋博园、怡园酒庄、中医药养生博物馆、晋华1919项目等一批工业旅游点成为打卡胜地。

大力发展教育旅游。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园、左权将军烈士陵园、昔阳县大寨展览馆等,在拉动旅游的同时推进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常态化。推出的“清风之旅”廉政文化线路、建设的平遥监察文化博物馆等,让廉政文化成为旅游热点。

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建成国内一流的李宁国际滑雪场,使滑雪成为冬季旅游的热点。扩大柔力球大赛、垂钓节、自行车赛、形意拳等精品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把竞技运动转化成为大众参与的体育活动,扩大了市场的影响力,同时也使旅游产品向休闲、运动等多个方向发展。

……

经过几年的发展,晋中市旅游业集聚区效应逐步显现。左权百里画廊、介休—灵石金三角文化生态旅游区、山西农谷休闲养生旅游区、昔阳大寨红色旅游区、榆社云竹湖旅游度假区、和顺太行乡居旅游区、寿阳健康养生旅游区等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业态丰富的旅游业集聚区,已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支点和全域旅游发展新亮点。全长55.8公里的汾河廊带生态旅游通道和全长92公里的晋中环城旅游绿道建成后,将成为全市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乡村旅游也成为全域旅游的又一亮点。晋中市采取直接带动、间接带动、股权带动模式,提供扶贫补助资金,帮助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激发主体动力。太行板块旅游公路建设、旅游厕所修建、旅游标识标牌完善、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等充分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提升品质树品牌

晋中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可开发利用资源近万处,现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5538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名镇11个,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19处,已开放景区149处。目前,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14个,3A级旅游景区19个,A级景区总量位列全省第一。

不满足于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历史遗存,以高质量发展来树立旅游品牌,《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实施意见》提出要设立旅游产业专项发展资金,进一步扩大晋中旅游知名度。全市旅游业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为牵引,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四个百里工程”为支撑,聚焦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叫响“太行”品牌、打响“夏养”品牌、擦亮“晋商”名牌,打造晋中旅游产业升级版。

以市场为主体。成功引进华侨城集团、乐华恒业集团、山西文旅集团等进行战略合作。灵石石膏山、红崖峡谷、榆次乌金山、张壁古堡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投入运营,太行百里画廊、百里潇河生态长廊、榆次小西沟等一批文旅项目正在实施。

实施精准营销。列支旅游专项营销资金,整合全市文旅资源,拍摄以A级景区为主的旅游综合宣传片,策划晋中旅游创意大赛,推出晋中精品旅游线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实施联合推介、整体营销。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城市交流合作,重点做好消夏避暑、体育运动、田园康养、家庭度假等户外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

景区提质升级。全市A级景区保卫战及“回头看”,确保全市A级景区持续加强提质升级,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旅游体验。景区传统的经营模式也逐渐得到改变,通过图片、音视频展示旅游产品,通过持续性的优质内容宣推,保持景区的热度和知名度。

市文旅局局长王超表示,“人山人海吃红利,圏山圏水收门票”的旅游经营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在需求散客化、个性化的时代,这种资源依赖和自发成长的模式已经无法继续引领行业发展,也阻碍了产业发展动能和企业研发机制的更新。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行业持续不断的创新,要将新技术、新模式、新创意引入文旅产业,培育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服务,适应市场需求。

只有提升品质,文旅业才有持续不断的发展动能,为此,晋中市不断加强智慧旅游顶层设计和系统化建设,有序推进智慧监控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旅游监管、客源分析、咨询服务等数据交互、资源共享。同时持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公共文化场馆使用效率,进一步紧密提升文旅融合,加速推进文旅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张春玲 通讯员郁 君)

[编辑:段瑞]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我要啦免费统计
http://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