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晋中>图说晋中>
【“十三五”成就巡礼】和顺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斐然
2021-04-21 10:13:45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阳左高速公路和顺过境段

《歌从黄河来》在许村

绿和生态肉牛

易地扶贫搬迁点康阜嘉园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卢煜)十三五”期间,和顺县委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擦亮“两张名片”,全县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脱贫攻坚战果丰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较好完成,为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增长。全县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好势头,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42.62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58.09亿元,年均增长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9万元增加到3.94万元,年均增长8.0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2亿元。202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17.4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9.19亿元,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6.93%、22.58%。

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双标”认证为引擎,以产业布局为轴心,以沟域经济为引领,统筹推进“西牛东猪中菌菇、一园两区三龙头”发展战略,形成了以西部马坊、横岭、阳光占3个乡镇为主,大力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以东部青城、松烟、平松3个乡镇为主,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以中部义兴、李阳、牛川、喂马4 个乡镇为主,大力发展菌菇产业。积极推进“双标”认证示范区建设,促进肉牛、火麻、中药材、酒醋酿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健康发展。打造以石勒沟为代表的设施蔬菜产业、乐毅沟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瓦房沟为代表的小杂粮产业。重点培育发展和顺县新马杂粮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宏田嘉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河醋业有限公司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市级龙头企业以及16家县级龙头企业。2017年至2020年,共实施特色农业产业扶贫项目412个,项目总投资2171.66万元,涉农资金达1个多亿,其中种植类项目244个,中药材水果类项目64个,蔬菜、食用菌类项目97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个,可降解地膜推广项目1个,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食用菌园区项目1个,覆盖了全县全部贫困户和贫困劳动力。

工业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煤炭产能进一步提升,原煤产量达到1256.44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48.69亿元,煤炭企业历年上缴税收占到县域财政收入的80%以上,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引进山西都宝清洁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煤矿合作瓦斯发电项目,天池公司装机2万KW瓦斯发电项目、正邦煤业1.2万KW瓦斯发电项目投产运行,开辟了煤炭产业链条延伸的发展之路。阳煤泊里500万吨煤矿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预计2021年开工建设。着力做好“风、光、气”新能源产业,山西依风200MW、上海斯能40MW风电项目及李阳煤业一期8.4MW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并网发电,龙源风电一期60MW项目完成投资3亿元;和顺联村23.537MW光伏扶贫电站实现全负荷运行;晋煤蓝焰集团横岭区块煤层气完成勘探井55口。和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复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驻园区企业达16个。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个,科技型中小企业5个,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和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9年4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和顺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2014年以来,和顺县坚持“四个不摘”,26名县级领导持续包保10个乡镇、173个贫困村,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坚持单位包村、领导干部包乡和驻村工作队到村、党员干部到户、第一书记到岗的“两包三到”联动帮扶机制,严格“五天四夜”工作制,围绕“六大行动”、“十二项”清零行动,持续开展好“一户解一难”结对结亲帮扶活动。全县共实施扶贫项目2097个,覆盖266个建档立卡村,带动49239名贫困人口增收960元,实现了每个贫困村有2个以上产业,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项增收项目。截至2019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8088户49239人减至31户73人,17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6%。2019年10月,和顺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被授予“山西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019年11月,和顺县被省扶贫办推荐为全国“四不摘”典型。

生态环境持续巩固。坚守生态红线,持续推进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治理攻坚行动,完成复垦3860亩,边坡绿化1600亩。深入开展“三大保卫战”,全县空气质量连续多年达标并稳居全市前列,5个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固废治理取得新成效。不断加强西部生态功能区保护,林业用地面积达到202.14万亩,占县域面积的61.31%,森林覆盖率达到30.64%,林木绿化率达到42.38%,维护了生态物种的多样性,全市第一华北豹种群数量由原来的15只增加到90只。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58%,实现了城在林中、人在景中,“和顺生态”名片不断擦亮,“两山”理论见成果,和顺的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

文旅融合迈出新步伐。围绕“牛郎织女”爱情文化主题,持续高规格办好牛郎织女爱情文化节、许村国际艺术节和太行山登山步道徒步大赛等文化活动;大力传承弘扬夫子岭弦腔、凤台小戏、寒湖月饼、酒醋、音锣鼓、跑莲灯、刺绣、剪纸、书法及婚丧嫁娶等传统民俗文化,并以石勒旧都、麻衣道人、合山圣母等寻根问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创新“景点+文艺演出”的形式,推出了《王虎谷》《壮志酬》《红星作证》《跑莲灯》等一批优秀文化作品;牢固树立“景区为王”的理念,继续打好A级景区提档升级保卫战,五年来全县共接待游客246.3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8%、17.72%;同时,大力发展和顺牵绣、五谷画、传统面食等文创产品和文旅产业,切实推动文体旅产业发展壮大,走出一条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体育为用的融合发展之路。

水利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围绕河道管理、农村饮水、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移民后扶等工作,共争取上级各类水利项目210个,争取中央和省、市资金6.06亿元。河道整治、饮水安全、水保治理、抗旱应急、水资源开发利用、小水库建设等一批投资大、效益高的重点项目相继竣工。全县共治理河道56公里,护砌加固河堤45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180处工程实施更新改建。新打机井40眼,维修旧井14处,建新水池74座,维修旧水池49座,铺设管道22.3万米,安装水泵86台套,新建管理房51处,维修管理房4处,农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交通路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69.023公里,公路密度达到51.95公里/百平方公里。过境和顺县的汾邢高速、阳左高速和省道董榆线一期工程已通车运营。昔阳至榆次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阳左高速公路和顺互通项目已完成立项批复,和邢铁路现已完成基础建设,预计2021年10月可通车运营。实现了全县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的目标,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262个794.634公里,完成投资3.68亿元。实施危桥改造7座,新建乡镇综合客运站3座、农村公路候车亭83个。全县10个乡镇278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城市公交延伸115个村,农村客运班车通达163个村,建制村通客运班车率达100%。

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稳步推进。围绕“三山”“两河”“四园”“两圈”及“城在林中、人在城中”的县城建设特色,着力打造“一街、一路、一通、一园、一必保”五大重点工程,总投资86.74亿元,实施城建重点工程项目94项:包括水煤浆集中供热改造PPP项目、自来水净化水厂民生服务保障工程;北内环道路延伸段及2#桥、新和大街西延等道路建设工程;8个停车场、1处垃圾处理厂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清漳河北河段水毁治理及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环境生态治理工程;12条主次干道、中和南街等城市提档升级工程;云龙山森林公园、泰和湿地公园等5个公园的补植补栽、绿化亮化工程。

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顺县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1万人、1.46万人、1.9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43个单位,参保人数约0.39万人,实现全覆盖;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5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标;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1.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等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累计约1.5万个,帮助2000余人就业。持续深化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健全完善“一兼两管三统一”医防融合管理模式,全县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倾斜、政策优先保障,大力实施“五名兴教”战略,率先在全省、全市推行“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并牵引教研、课程、“家校社”三位一体系列综合改革,教育总体水平进入全省全市示范行列,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5%,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5%,各项指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专项生政策实施以来,累计38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上千名学子考取“985”“211”名牌大学。职业中学对口高考达线人数大幅增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86名师生分获一、二、三等奖,获奖率达90%,智能家居项目更是荣获全省第一名。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手机黄河新闻网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