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讯 近年来,昔阳县紧紧围绕晋中市“加快建设全市千亿旅游产业、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抢抓机遇,多措并举,提出了打造“山水昔阳 户外天堂”的旅游发展思路,加快推动旅游发展模式变革、路径转轨、格局拓展和品质提升,以全域旅游理念开启旅游发展新局面。
健全运行机制 形成推进合力
成立机构全面推动。按照省市有关改革精神,紧密结合昔阳实际,昔阳县成立了县旅发委,从根本上解决了“大产业、小部门”的旅游管理体制矛盾问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壮大,适应了全域旅游发展新要求。昔阳县旅发委实行兼职委员制度,将与旅游产业发展关联度较高的发改、财政、公安、交通、国土、住建、文化、水利、宗教、体育等相关部门作为县旅发委兼职委员单位。按照组织程序,从兼职委员单位中各任命1名副职领导为县旅发委兼职副主任,并按要求参加县旅发委协调相关工作的各类会议活动。目前机构运行顺利,各项工作推进有序,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执法改革保驾护航。为建立与全域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旅游综合管理执法体系,强化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游客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组建晋中市旅游警察、旅游工商所和旅游巡回法庭的工作方案》要求,昔阳县公安局东冶头旅游警察大队、孔氏旅游警察大队、皋落旅游警察大队、大寨旅游警察大队,昔阳县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东冶头旅游监督管理所、大寨旅游监督管理所,昔阳县人民法院东冶头旅游巡回法庭于今年8月挂牌成立,标志着昔阳县旅游产业发展向规范化、法制化迈进。出台政策助力发展。出台了《昔阳县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办法》,重点对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助,切实提高旅游服务功能;出台了《昔阳县乡村旅游景区和乡村客栈星级评定奖励办法(试行)》,对达到星级标准的乡村旅游景区按一星、二星、三星级别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对达到星级标准的乡村旅游客栈按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级别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8000元、1万元、2万元的奖励。这一办法的出台,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工作思路 破解难点问题
为解决当地旅游景点点多面广、规模小散弱、开发利用水平低、管理理念陈旧等制约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昔阳县采取“针对症结、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一景一策”的办法,遵循旅游产业市场规律,积极组建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统筹、协调、引导县域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县域旅游产业实行整体化运作、项目化管理、分层化经营,构成起了县乡村、景区、农户共同开发旅游的大格局。如三都乡成立了山乡之都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孔氏乡成立了昔阳县峡谷风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皋落镇成立了秀丽皋州旅游开发公司,西寨乡成立了漳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胤谷源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公司,赵壁乡成立了山西柏岩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上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均已投入运营,统筹乡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走出了一条农旅一体化专业化发展新路。
强化产业融合 推进全域旅游
昔阳县抓住山西省打造“太行、长城、黄河”旅游三大板块有利契机,突出规划引领,注重总体设计,把全域旅游理念贯穿到城乡建设、生态保护、产业融合等具体工作中,大力发展“旅游+”“+旅游”新业态,推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体旅融合,以全域旅游大格局推动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在文旅融合方面,昔阳县因地制宜,连续举办五届红叶文化旅游节,推出了冀晋销售精英“相约梦园挑战嶂岩彤壁漂流”活动、京晋名画家“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昔阳写生行、“金秋欢聚龙岩峡谷”快乐行、“山水昔阳·户外天堂”文旅推介等系列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现多彩昔阳,让游客在体验深厚民俗文化的同时,领略当地独特的地域风情。在农旅融合方面,弘扬大寨精神,传承农耕文明,展示传统文化,通过举办昔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首届农民丰收节、传统手工艺展示展销、昔阳地产谷物展评会、洪泉板栗丰收采风行等多项主题活动,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有机融合。通过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提升了农民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在体旅融合方面,在注重打造高品质景区(点)的同时,还注重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养生休闲活动和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国内高端体育赛事,打造“体育+旅游”模式。如举办徒步登山、养生垂钓等健身休闲活动,承办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大寨门球挑战赛、“山西·大寨”中国汽车场地越野赛、山乡之都·2018中国大寨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等高端精品赛事,走出了体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