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2018年12月30日晚,昔阳县东冶头镇里岩村的李会明老两口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微信,和在县城的儿子一家视频聊天,其乐融融、幸福满满。
“之前,村里没有网络宽带,手机信号也时有时无,村民们打个电话常常要上房顶、爬高处,经常满村找信号。现在好喽,随着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俺们老两口随时都能和孩子们见上面了!”说话间,李会明脸上洋溢着喜悦。
位于大山深处的榆次区东赵乡榆山庄村成功开通了客车,偏远山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2018年,我市164个建制村全部完成通客车任务,全市2683个建制村通客车实现百分之百全覆盖。
……
跨入2019年的门槛,站在新的节点回望,一项项惠民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无不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让2018年的民生画卷厚重而温暖。
过去的一年,我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惠民实事,书写了催人奋进、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徐徐展开,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如花般在百姓心中绽放。
一诺千金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办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持续增强全市人民的获得感
近日,记者从市政府办公厅欣喜地了解到,市政府2018年向人民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其中7成实事超额完成。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市政府将继续办好群众急需、普遍受益的十件民生实事:实施3630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对4个贫困县33984名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为2.72万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新建7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免费送戏下乡1000场;对5.06万名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解决164个村通客车问题,实现行政村全部通客车;无线网络再覆盖75个行政村,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推进500个以上农村物流节点建设,实现县、乡全覆盖;完成35500座农户厕所和1750座农村公厕无害化改造任务。”
2018年3月,在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建平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依然回荡在耳边,那朴素诚恳的情怀着实真挚感人。
新的一年里,当我们认真回首、逐一盘点这十件实事时,一种感激抑或敬重的情愫油然而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将这一庄严承诺投射到治市理政实践中,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人民排忧解难。随着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完成,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共计完成5041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完成全年任务3630名的138.87%。
——对4个贫困县建档立卡的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其中,完成乳腺癌检查34183人,宫颈癌检查33990人,两项检查完成率分别为100.59%和100.02%。
——为全市城乡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和诊断服务,全年共筛查28525人,完成率105.65%。产筛民生实事实施近两年来,我市神经管畸形出生胎儿数较未实施前下降了63%,唐氏综合征缺陷儿连续两年实现了“零出生”。
——建设完成7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全市全年共完成免费送戏下乡1850场,完成率为185%。演出团体围绕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等主题活动,新创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让更广泛的基层群众享受到文化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
——完成52462名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完成率103.68%。
——全面完成164个村通客车任务,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行政村全部通客车,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截止9月20日,75个行政村无线网络覆盖工程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无线网络全覆盖。
——全市共完成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573个,完成率为114.6%,实现县、乡全覆盖。
——全市农户厕所改造完成43721座,完成率123.16%;农村公厕改造完成1825座,完成率103.6%。
从上述一项项简单的统计、一串串抽象的数字中,我们已然感受到市政府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从市民们幸福安详的笑容里,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温度。
竭诚践诺
增强有诺必践的紧迫感、失诺必责的危机感,带着深厚感情、带着责任担当,全力以赴,坚决兑现庄严承诺
民生实事有诺必践。十件实事,犹如向全市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即使有千难万险,也一定要竭诚践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从十件实事的征集、筛选、公布、推进实施等重要环节都亲自参与、亲自部署、亲自检点。
针对十件实事落实情况,赵建平市长每周检点,每月听取汇报,逐一作出批示,针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持续检点加压,集中有关部门找对策、攻难点、补短板,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是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树立有诺必践的紧迫感、失诺必责的危机感,严格按照年初各项任务安排和标准要求,抓紧年内剩余时间加快推进,如期兑现交账。”2018年11月2日,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赵建平专门听取汇报,召集相关部门加压加力,以超常规措施尽快补齐短板。
各分管副市长按照任务分工,对账领单,全力统筹协调、检点跟进。针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一线开展现场办公,召开推进会,克服一切困难,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把民生实事时刻抓在手上、放在心上。
市政府办公厅将十件实事办理情况纳入“13710”督办系统,采取书面督查、实地检查、每月专报等方式,全程跟踪检点,为民生实事按时按质完成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各县(区、市)、市直各部门始终坚持以质量、效益和人民群众满意为依据,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不断自加压力,在保证十件实事如期完成的同时,绝大多数任务实现超额完成,更有力地推动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
近一年的时间,全市各级各部门打了一场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民生补短板攻坚战。2018年12月中旬,十件实事全部高质量兑现,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在推进“厕所革命”工程进程中,我市紧密结合全市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制订出台《晋中市“厕所革命”2018年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市、县两级“厕所革命”领导组,负责综合协调、技术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在落实保障改厕资金上,我市于2018年6月份先行下拨1700万补助资金,早于省级资金3个月,为加快工程进度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与此同时,及时指导服务,加强改厕过程管理,坚持典型示范引领,2018年,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09%,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5.42%,走在了全省前列。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建制村通客车全覆盖工作,我市交通部门通过实地调研,突破政策制约,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农村道路状况的7座以下小型客车,积极引导客运企业购置新能源客车降低营运成本,采取区域经营许可和周班、赶集班、电话预约等方式,强力推进建制村通客车工作落实,成功打通了山区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农村通信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的重要举措,更是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推进行政村无线网络覆盖工程,市政府办公厅作为牵头单位,协调市经信委、扶贫办、铁塔公司及移动、联通、电信3家运营商加快推进,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并列入“亮点工作清单”重点考核、公开交账。2018年9月,全市11个县(区、市)的2724个行政村,已经全部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完成行政村无线网络覆盖工程。
一以贯之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办理十件实事,兑现许下的诺言,不只为了完成而已,而是要真正把实事办实办好,同时建立长效机制,使老百姓从中得到更大的实惠。秉持这样的原则,市政府在推进民生实事过程中站得更高、谋得更远,从而使朴素的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仔细梳理我市历年来的重点民生实事,“变”与“不变”是最耐人寻味的发展脉络。“不变”的是对困难群体的重视和帮扶,是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的宗旨。“变”的是每一件实事都与百姓利益联系更加紧密,更加精准回应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诉求,更加顺应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期待。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只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公仆情怀,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将精力用在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上,让老百姓过上幸福舒坦的好日子,才能在发展中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晋中高质量发展步伐。
近年来,市政府逐年加大民生投入,“财政蛋糕”八成多切给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在以民为本的大民生事业中,我市正迈着坚实的脚步昂首前行,每一步都坚定有力,每一步都真真切切。
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圆满收官,前不久,全市2019年为民办实事的征集活动已经结束。新的一年,我市民生工作将继续紧紧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补齐农村民生欠账短板为重点,确保民生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抓到底、抓出实效。
为人民谋幸福,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相信,新的一年里,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坚守初心,不懈奋斗,行稳致远!记者 董永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