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星期
| 今日头条 | 时政要闻 | 市县动态 | 法制民生 | 晋中风采 | 曝光台 | 财经
视频新闻 | 人文教育 | 健康消费 | 房产车市|商务联盟 | 图说晋中 | | 旅游
  您所在的位置: 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 > 法制民生
【弘扬民族精神 奋斗精神】陈宝凤:“爆炸大王”震渤海
http://jz.sxgov.cn/  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2019-03-04 16:10:53

“地雷像个铁西瓜,刨个窟窿埋上它,轰隆一声炸天响,鬼子统统见阎王……”在“爆炸大王”陈宝凤的家乡山东省高青县,一提起这位抗日英雄,几乎妇孺皆知。

陈宝凤,山东高青人,1925年出生,乳名大安子。1941年加入民兵队参加抗战,曾被选派到鲁南、胶东学习各种地雷的特点、埋法,掌握了借助地形、地物埋藏地雷的技巧。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日军在山东境内的高苑一带实行“囚笼”封锁策略。魏家堡是交通咽喉要地。1941年底,陈宝凤率领“飞行爆炸组”在高苑通往魏家堡的公路上埋设地雷,炸死日军4名,炸毁汽车1辆。这次胜利对爆炸组是一个大大的鼓舞。1942年春,陈宝凤在魏家堡附近布下地雷,炸死修建炮楼的敌人4名,迫使敌人暂停修建炮楼工事。1943年夏,陈宝凤埋下“连环雷”,炸死十几名日军、伪军。

在连续遭遇地雷战打击后,日军被迫派出大批排雷工兵进行排雷。为此,陈宝凤又成功研制出“二起雷”,为避免敌人识别,他还用马蹄、轮胎、布鞋、皮鞋等各类印膜在埋有地雷的干土上留下痕迹,让敌人防不胜防,成功炸死多名排雷工兵。

为了不暴露目标,陈宝凤埋地雷几乎都选在晚上,但这也容易对周边群众造成伤害。每次埋完雷,他都会一直守在附近,及时阻止不知情的群众靠近。有时他带的干粮早已吃光,但他仍坚持埋伏在草丛中,一直到爆炸任务结束。1944年2月,陈宝凤带病在通往高苑县城的公路上埋地雷,不慎牺牲,年仅19岁。

陈宝凤壮烈牺牲后,渤海军区召开人民武装代表大会,追认陈宝凤为“民兵英雄”“特等爆炸大王”,并决定在全区普遍建立“大安子爆炸组”,广泛开展“大安子爆炸运动”。

英雄虽去,精神永存。“爆炸大王”的故事一直在当地代代传颂。在高青县革命烈士纪念馆里的陈宝凤英雄事迹展板前,参观者常常驻足观看,深情缅怀。

陈宝凤的堂弟、83岁高龄的陈宝贵时常被邀请为附近学校的学生讲述“爆炸大王威震渤海”的故事。陈宝贵说,陈宝凤是他们家族的骄傲,更是人民的英雄。他将继续讲好英雄故事,把革命精神永远传承下去。新华社记者袁军宝

编辑:晋中编辑      责任编辑:晋中编辑 来源:山西日报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新闻热线:3266606 邮箱:sxjzgov@163.com; 反映问题QQ群:36201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