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彭耀宇)在晋中市榆次区安宁邮政报刊投递部有这样一支队伍,她们性格如火焰般热情开朗,干活如泥鳅般利落麻溜,日常工作如陀螺般忙碌奔波。不管是骄阳似火、暴雨连连的夏季亦是冰封雪地、寒风凛冽的冬日,都会雷打不动的看到11个邮政绿在安宁附近的大街小巷中穿梭。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8岁的“女汉子们”是晋中市唯一被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授予“五星级投递部”荣誉的团队,也是连续三年被晋中市分局评为先进班组,更是省公司日常检查的“免检”单位。
今年的三八节,她们要怎么过节呢?笔者带着疑问走进了晋中市安宁邮政报刊投递部。
“3.8节我们依然按时送报、派包裹!”早上7点40分,11个女投递员已经整齐划一的站在报纸分隔口分发报纸。刚刚过去的春节、元旦业务旺季里,这群女汉子虽都备着防寒装置,但双手冻得像包子,皲裂的口子依旧还在,密密麻麻像小蚯蚓。
上午8点40分,姚凤仙已经准时来到派送单位门口,一停车,她就熟络地用胳膊裹挟着报纸一路小跑到了门房。边放报纸边打电话,“喂,您好,有您的挂号信,请携带身份证签收一下吧。”她说话很快,像一挂小炮似的连连作响,但审核信息时却又心细如发,眼神滴溜溜的像激光,对照身份信息扫描好几遍,生怕有一点纰漏。
“今年三八节,单位组织我们下午徒步去,但上午的报纸、挂号信还有几件包裹必须准时送达。”最近她派送的区域正在修路,路况复杂时还得推着电动车,那两边驮着报纸的电动车足足有60公斤,车子倒了都扶不起来。
2017年的翻车事故,赵灵娟仍然记忆犹新,心有余悸。“双十一”高峰期,报刊投递部的女汉子们不仅要忙着来年报刊的订阅工作,还要帮助包裹投递部投递包裹。11月18日晚上9点,北方的冬天已是寒气逼人,送完最后几件快递的赵灵娟不停的揉着酸痛的眼睛,一不小心就连人带车翻滚在了马路牙子上。“感觉压在身上的车子有千斤重,用尽全身力气都扶不起来。”趴在冰冷的地面上,赵灵娟索性大哭起来,想想家里两个小孩还饿着肚子,老公又不在身边,奔溃的她仿佛泄气的皮球,幸亏有三四个路人才把她“解救”出来。
上午一点,李霞的派送任务快要完成了,她急急忙忙买菜回家,“孩子下午放假,争取陪她去趟游乐园”。七八岁正是一个孩子天真烂漫、享受父母万般疼爱的年龄,但李霞的女儿却早早便学会了自己煮饭、洗衣,独立生活。“做了女邮递员,感觉最对不住的就是孩子。”李霞家在榆次原锅,骑电动车到单位需要一个小时。为了准时到单位,在幼儿园的三年里,孩子每天不到7点便被送到幼儿园。“多亏了门房老大爷的照看,看着她孤零零喊妈妈的样子,心里好难过。”这个整天被风吹日晒、头发略显凌乱的女人声音哽咽着,眼里满是泪花,“现在小孩长大了,11岁上各种补习班都是一个人。”
“蹬蹬蹬”拖着疲惫的脚步声,刘丽芝仍然爬上了四楼给70岁的大爷送报纸。“他腿脚不方便,下楼费劲,所以每次我都送报上门。”这位老大爷待刘丽芝如亲生闺女,每天从自家冰箱里给她拿各种各样的水果,虽然推脱着,但大爷却执意要给。他说,这份送报缘已经延续了四年,刘丽芝比亲闺女来的次数都多。“四年了,他早已把我当亲人,每逢订报订杂志时,都会主动张罗他的亲戚朋友找我。”刘兰芝眼眶湿润起来。
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晋中市个人订阅报纸的数量逐年减少,但是安宁报刊投递部报纸的派送任务仍然艰巨,11个人每日需投递报纸约6000多份,挂号信150多份,甚至大年初一,她们都要排班投递。全年无休、日复一日的工作看似平凡简单,但她们始终如一的保持一颗赤诚之心,投好每一份报纸、送好每一份包裹,服务好每一个用户。阳光下,这群平凡的女人身上熠熠闪光。
三八节,向所有邮政、快递企业的女投递员道一声:你们辛苦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