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春风,清明将至。想起家中祖父母辈四人已西去三位,心中暗自凄寒神伤。故人已逝,“欲断魂”的感伤后,又想起另一首诗——“清明时节忙祭祖, 古城长安又遇雨。 鸟女花香应先坟, 后来居上当思危。”
回忆着祖父母人生勾勒出的曲线,品味着他们的人生故事,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温度,那些过往早已深入骨髓、融入我们后辈的血脉中,成为家人们引以为傲的精神遗产和动力支撑。孝字为先,人勤家旺,家俭则兴,报孝国家。百育德为首,万善孝当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孝的本质是爱,更是忠的基础,忠是孝最高境界,是大孝。
我的祖父家是雇农,全家给地主家干活,他更是从小吃尽了苦头。爷爷在1945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在当时的灵石县大队。他曾对我说过,参加政治活动就是为了改变社会的不公平。奶奶家是贫农,1948年6月参加工作队。山西解放后,中共华北局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1949年3月爷爷、奶奶服从组织安排,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二人均被分配在了第四大队。行程两千多公里远涉福建,入闽后爷爷曾担任南平行署人事局长,奶奶曾在连江县五区、南平市担任区妇联干部。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心血以及才智奉献给了八闽大地,为福建政权建立、土地改革、建设民主政治和恢复发展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后来二人回到山西离职休养,爷爷时任县革委会副主任,奶奶时任县法院副院长。
我的外祖父出生在海南省琼海县(今海南省琼海市)贫侨家庭,早年投身革命。1939年旅居新加坡,1945年8月加入马来西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于1948年8月在新加坡加入地下共产党组织。在国外革命活动中,他积极参与抗击帝国主义和开展对敌斗争,在马共地下交通站时因中敌人埋伏,于1951年11月2日被捕关押在集中营,面对敌人的淫威,他英勇不屈。1952年10月,被当时反华的马来西亚政府驱逐回国。回国后,外祖父积极为党工作,历任福建省泰宁县人行会计、县财政局副股长、县革委会办公室会计、县招待所所长、县企业局局长、侨办主任、三明市侨联副主席等职务。外祖母原籍广东,193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1941年日本侵略马来西亚,年幼的外婆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再目睹了日本人一场场残暴的抢掠和屠杀后,她没有像当地的大部分中国人和印度人一样选择沉默退让,1945年开始为当地游击队送情报,日本投降后,1947年外婆在马来西亚参加了抗击英殖民主义的进步组织负责战斗经费筹集工作。在后来的地下工作中,由于叛徒出卖,外祖母几次被捕,又几次被家人想方设法保释出狱。在一次为游击队员转移运送粮食等生活物资时,外祖母又一次被抓入狱。这次在狱中她看到的是很多战友被政府判处死刑,为了马来亚的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被关押了一段时间后,外祖母被转移到了附近的集中营,在集中营中她与战友们一起坚持斗争,1952年11月,马来西亚政府将他们赶上了“大伟舰”遣送回国。1952年11月回到祖国后,外祖母被分配到福建省宁德地区中国人民银行任金库会计,后又调至泰宁县供销社工作。外祖父母在回国的路途中相识,在回国后相知相爱,经过几番周折后终结为伉俪,相守一生。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这两个背井离乡、没有亲人在身边的家庭,在福建省泰宁县成为了邻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相互扶持并建立的深厚的友谊。后来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历经文化大革命,分别被错误的打成了“走资派”和“里通外国的特务”,在一场场的讯问和批斗中,他们并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依旧笃定自己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正是因为满怀对祖国母亲的爱,对祖国母亲坚定的忠,祖父母那一辈人用他们的丰满的生命经历,生动的教会了我们晚辈,什么叫做大孝。是的,也许他们放弃了留在生身父母亲身边的机会,没有做到为人儿女的义务,但是他们用他们的忠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自己能够做出的最大贡献!
作为两家个特殊家庭深厚感情的见证和延续,我的父亲和母亲走在了一起。作为两个家庭中的老大,父亲和母亲也是家中兄弟姐妹的楷模榜样。父亲1955年12月出生,1972年应征入伍,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军队期间,荣立三等功两次,嘉奖十多次。1986年12月父亲军队转业到灵石县委宣传部,1989年4月调入晋中电视台。1999年12月经山西省新闻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为高级记者(正高级)任职资格,这在当时是全省地市级电视台一级任此级别职称第一人。他连续十三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电视新闻工作者。诸多荣誉,不再赘述。我的母亲当过下乡知青,在恢复高考后首批考入了福建省卫校,毕业后在三明地区防疫站工作,1986年随父亲转业来到了山西,在灵石县防疫站工作。为了照顾家庭、照顾我,母亲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弟妹,由于初来到山西家里经济条件很差,又加之严重的水土不适应,母亲落下了一身的疾病,可是母亲从来没有向任何困难低过头,她从不抱怨、乐观积极、勇敢坚韧。后又调至晋中市质监局检测所工作,曾任检测所副所长,成为国家注册第一批高级审查员(食品)。她放弃了一次次的深造提拔的机会,用南方女人的勤劳精明以及勤俭持家,让我们这个小家庭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也让我健康快乐的长大成人。我也一直坚信,正是母亲筑劳了坚固的家庭后盾,父亲才有了大展抱负和才能的机会。
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地出生在了这个和平年代,生活稳定、幸福。细数着家庭前辈走过的不凡道路,丈夫和我分别从一名防爆特警和记者,至今都走到了政府岗位,虽属不同工作领域,作为共产党员同样也执着于我们这个年代特有的信念。我们的孝,我们的忠,就是对职业的忠诚,对党的忠诚。
不论我们来自哪里,不论我们将去往何处,我们血脉在延续,家庭在传承,家族的故事在续写,家风家训也会代代相传。“孝字为先,人勤家旺,家俭则兴,报孝国家”莫不敢忘!(作者:秦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