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吴乐乐 张翼晶)“好运来,祝你好运来……”4月26日,笔者深入灵石县翠峰镇延安村采访,一进村口就听到前方传来如此喜悦的音乐,寻着音乐声放眼望去,只见一辆垃圾回收车正停在村民家门口。笔者赶忙往前走,恰巧碰上张大姐提着垃圾桶出来,把垃圾倒入了垃圾回收车。张大姐开心地告诉笔者:“现在一听到音乐声,我们就知道垃圾回收车来啦,大家就赶紧出来把家中的垃圾倒一下,真是太方便啦!”
垃圾回收车驾驶员告诉笔者,每天上午和下午他们都会有固定时间来村民家门口收垃圾,并定时对道路旁的垃圾桶进行清理,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笔者继续沿着村里的道路往前走,发现在道路旁边每隔一段固定距离就会有摆放整齐的垃圾桶,河道、沟渠里面也较之前整洁了许多。
村民王全保对笔者说:“以前住家户的垃圾都倾倒在河道中了,生活环境很差。现在河道被清理干净,各家各户的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把垃圾都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内,村里变得更干净整洁了,居住环境也比之前好多了。”
农村垃圾分类是改善农村环境的有力举措,是关乎生态环境发展的民生工程。据了解,灵石县于2017年6月被列入国家首批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之一,该县共投资1084.45万元的资金用于农村垃圾治理,主要用于垃圾收集设施设备的配置、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非正规垃圾的整治。结合当地实际,把农村垃圾分为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炉渣、建筑垃圾、其他垃圾共四类。目前,在全县12个乡镇中基础条件好、人口数量较多的16个村庄已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对于分类垃圾坚持采取“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紧密结合农村垃圾治理ppp项目,在全县各乡镇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体系,确保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翠峰镇相关负责人向笔者介绍说:“我们现在进行的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工作,就是争取做到让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出户,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