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高东维)5月11日,周六。早上八点,当大多数人在享受周末的轻松惬意时,一座正在修建的高层住宅小区地下室内,管线工师傅程茂林已经完成了对新安装消防管道的检修工作。黑暗的地下室,手电筒光束照亮他手中令人眼花缭乱水电管线。看着程师傅一丝不苟、专注的神情,记者不禁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动人的瞬间。
管道工是一个又脏又累的工作。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一个个像程师傅一样的管道维修工钻进阴冷潮湿的坑洞,踩着污水积成的泥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这样的工作,程茂林已经坚持了20多年,他17岁自学电工,33岁离开老家和顺,只身来到榆次打拼。“不管冬天还是夏天,我们都在忙,有时候还得挖地沟维修下水管道,甚至还要钻到洞里面去,遇到冬天的时候,又湿又冷,因为长期弯腰挖地沟,我的腰椎不好,患有风湿毛病。”程茂林说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程茂林加入了榆次城建维修队,因为一手过硬的技术,和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他深受领导和百姓的信任,榆次的大街小巷都流下了他的汗水: 1998年,程茂林独自肩负起榆次化工厂的30多间瓦房宿舍上下水的管道、暖气管道、老化线路的维修任务。“那个时候各方面条件都不好,路坑坑洼洼的,每天骑自行车早上6点出门,一直干到晚上十点才收工,中午没时间回家,带点干粮将就一下。”程茂林回忆说。也正是在他的坚持下,维修工程如期高质量完工,居民的居住条件也有了极大的改善。
2004年至2006年,随着城市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作为城市文明程度的直观缩影,公厕改造提升工作势在必行。就是在这一前提下,程茂林师傅带领工人们对榆次环雅、榆次环丽的11家收费公厕更换了排水管道,并对榆次老城的6个公厕进行了排水系统的维修。经过艰苦的攻坚,公厕焕然一新。群众感受到了城市的变化和生活的便利,却无法看到在这背后无数像程师傅一样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这个职业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也很大,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个。但是不管是什么工作,总得有人来干。”程茂林说。
随着城市小区的建设,榆次的小区住宅楼逐渐增多,老程的管道维修业务也越来越多。2008年,他对榆次南苑小区的6栋住宅楼的排水管道进行了维修,更换了许多有问题的下水管道。“那个时候条件就好多了,城市交通方便了,道路基本都已硬化,施工也都是在室内进行,一些维修的工具也比较先进了,我也骑上了摩托车。”老程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路修好了,我们的维修也到了农村,那几年,对张庆中学的教学楼、石羊坂村委会新盖的办公楼都进行了线路和管道的维修。”

从2007年开始起,老程成为了晋中建设局新盖的14层办公大楼专职管道线路维修员,一直维修到2012年。“以前想都不敢想,从瓦房到平房,从六层住宅楼到高层办公楼,如今我们的施工条件是越来越好,一些年轻人也逐渐加入到了这个职业。”老程笑着说。
近几年来,老程专注于住宅楼的管道和线路维修施工。“从去年为大学城医学院的外围管道进行了施工后,我就带的徒弟奔走在榆次城区的大街小巷。”老程说道。
在榆次生活的20多年当中,程师傅从维修瓦房开始,到现在高层住宅楼房的施工维护,为千家万户修理、铺设、更换了无数的电线、上下水管道和暖气管道,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一滴水虽小,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程茂林就是这样,作为一名奋斗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普通维修管线工人,他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