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星期
| 今日头条 | 时政要闻 | 市县动态 | 法制民生 | 晋中风采 | 曝光台 | 财经
视频新闻 | 人文教育 | 健康消费 | 房产车市|商务联盟 | 图说晋中 | | 旅游
  您所在的位置: 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 > 法制民生
改革创新天地宽 奋发有为正当时——记和顺县下石勒村党支部书记杜继英
http://jz.sxgov.cn/  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2019-06-13 08:27:19

    十几年前的下石勒村,是和顺县李阳镇数一数二的贫困村,700多口人的村庄,贫困人口超过500人,“好女不嫁穷石勒”,村里的33条光棍见证过下石勒彼时的穷困。

    2011年,杜继英上任下石勒村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主导产业仍然是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的传统种植业和以养牛为主的零散养殖业,村里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仅剩老人从事农业生产……面临如此现状,如何带领大家致富,是摆在杜继英面前的巨大难题。根据他多年在社会上闯荡的经验,他认为,要想推进脱贫攻坚,没有产业支撑就是空谈。所以他带领村支“两委”,在产业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三大步”。

    敢闯敢试,开辟产业新天地。上任之初,杜继英心想,不能“急着干”,而是先要“到处看”,他带领村干部到山东、介休、太谷等地进行考察,确定了发展蔬菜产业的思路。下石勒村人多地少,发展蔬菜产业,土地是关键。2012-2013年,村里举债铺开了1200亩土地整理项目,之后,村党支部对土地进行了流转,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村民以土地或资金的形式入股。通过两年的经营,不仅还清了债务,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集体经济扎下了“富根”。

    坚定不移,实施结构大调整。脱贫攻坚奔小康,停在原来的模式上原地“打转转”不行,小打小闹不行。调整产业结构,合作社正好是过河的桥。下石勒村先后成立了百人劳务输出及养牛、双孢菇种植、蛋鸡、肉鸡养殖和千亩蔬菜、小杂粮种植等6个专业合作社。去年,合作社种植了荞麦700亩、中药材300亩、双孢菇2万平方米,以及30座拱棚蔬菜和8座地窖式日光温室蔬菜大棚。肉鸡养殖合作社覆盖了全镇10个村783户贫困户2023人,人均可获得红利163元,每村每年村集体可获得红利1万元。

    延伸链条,推进工业化建设。农业作为弱质产业,一旦遇到市场波动,农民收入便得不到保证。为此,杜继英大胆尝试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坚持走工业化的路子,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龙头企业,实施订单产业。在下石勒村实施了农产品包装袋加工项目,成立了英明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年订单生产包装袋80-100万条,覆盖全镇9个村503户贫困户1314人,人均可获得红利53元,同时又在县城会里村移民小区新建加工分厂,辐射带动了300个贫困人口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

    在发展产业带领大家致富的同时,杜继英还通过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在扶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扎实。

    党建引领、支部带动。“五级书记”抓脱贫,处在脱贫第一线的农村党支部非常关键,而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支部的“领头雁”,要坚持党建引领,带头干事、为民服务,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带领全村村民脱贫致富。杜继英深刻认识到做好支部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抓党建促脱贫”这一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好县委的扶贫政策与安排部署,着重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取信于民,做给群众看。原村支部书记因公殉职后,村里留下不少债务,最突出的是20多万村民的工资,他上任后,卖掉了自己的汽车,偿还了村民的债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并组织成立了劳务输出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承揽和管理,群众常年打工,年底一账结算、兑现承诺,村里不欠群众一分钱。二是情系于民,带着群众干。党员干部“动”起来,才能把村民“带”起来。每天他都和村干部及普通党员,带头深入田间地头参加劳动,干群拧成一股绳,通过辛勤劳动发展发家、增收致富。三是造福于民,解决群众盼。近几年,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地里的、棚里的、厂里的,村民打工不出村,在家门口就有干不完的活。村民有了收入,心里有了希望,干部有了威信,群众有了依靠。支部一声“号令”,群众立即跟上,党组织的凝聚力空前提高,村干部的威望空前提升。

    共同致富、区域带动。下石勒村坚持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村民人人入社、户户分红,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群众稳定增收。6个合作社和1个公司覆盖了全村287户,村民实现了土地流转有租金、门口打工有薪金、集体分红有股金,三项收入人均年增收5600元左右。2016年年底,下石勒村顺利实现了整村脱贫。同时,村集体拥有合作社30%的股权和集体流转的土地,每年可增收60余万元。下石勒村的《合作社里更红火》也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和央视财经频道跟踪报道。

    2016年底,按照县委提出的“党建引领、产业推动、连片发展、整体脱贫”的思路,在石勒沟所辖的7个村创建了石勒沟联合党总支,杜继英担任石勒沟联合党总支书记。为了让其余6村贫困户尽快脱贫增收,石勒沟7村通过“总支引领、支部实施、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养殖项目,共带动贫困人口800余人,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使石勒沟建档立卡贫困户533户1430口人,于2018年10月底实现了全面脱贫。

    近年来,下石勒村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走在了其它村前面,老百姓鼓起了“钱袋子”,走上了“新路子”,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今后,杜继英将带领下石勒村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绝不落后。同时,按照县委的安排,发挥好下石勒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带领周边村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孟非)

编辑:晋中频道      责任编辑:晋中频道 来源:晋中日报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新闻热线:3266606 邮箱:sxjzgov@163.com; 反映问题QQ群:36201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