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实现“网上办”“指尖办”“马上办”
近日,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着眼于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导的功能定位,打造了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三大平台,公共法律服务基本实现了“网上办”“指尖办”“马上办”。
在实体平台建设中,明确以县乡两级为重点,分别建立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1个,乡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42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869个。在电话热线建设中,明确了热线平台对外服务功能和后台管理功能,开通了“12348”法律服务热线,成为解答群众法律问题的“全科医生”。网络平台建设由司法部、省司法厅两级平台组成,形成了以部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为中枢,以省公共法律服务网为支撑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站集群,通过多种终端提供法律服务。
“实体平台可以为群众提供深层次、交互式、面对面的公共法律服务;电话热线平台使用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网络平台覆盖面广,可以在全时空、全领域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群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平台,获得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市司法局副局长贾酬和这样告诉记者。
以三大平台为载体,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动员组织全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一是坚持法律顾问制度。在市县乡三级政府、规模以上企业均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确保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经营。二是坚持律师值班制度。在市县两级法院、检察院、看守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政法部门建立律师值班制度,为当事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服务。三是坚持人民调解制度。市县两级建立了78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县乡村建立完善了2856个人民调解组织,做到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覆盖。四是坚持法治体检制度。律师组团定期在示范区经济开发区、各县工业园区、山西农谷进行法律体检,努力将公民、法人、自然人的法律风险降到最低。(张志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