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赵家强)“光伏发电上窑顶,发出电来解贫困,手工刺绣入股份,贫困人员已分红……出自内心真感动,鼓足精神来奋斗,建成宜居小康青龙村。”这是在庆祝建党98周年之际,平遥县卜宜乡青龙村贫困老党员闫本隆写的一封感谢信,感谢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
卜宜乡青龙村是整体移民村,全村共有农户297户、76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173人。自开展脱贫攻坚行动以来,青龙村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产业脱贫、产业富民的总体思路,走出了一条产业优化、农民增收的路子,目前已脱贫82户、166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之际,村里的贫困老党员闫本隆特意写了这封感谢信,感谢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
老党员闫本隆今年74岁,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966年入党,有53年党龄,年轻时是乡农机站的一名农机驾驶员,后一直在村里务农。2012年全家移民搬迁至县城东南13公里处。年龄大、没技术,没稳定的收入来源,让本就不富裕的老两口成了贫困户。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的协调帮助下,闫本隆老而弥坚,力所能及地为村委会做会议记录,帮村里清理卫生、做杂工,在2016年底,终于摘掉了穷帽子。2017年,工作队又为其协调办理了养殖小额贷款入企,年分红4000元;2018年,他又在西卜宜村租赁了2亩土地种植玉米和红薯,亩均年收入700元。杂七杂八加起来,一年收入达到了1.3万元。老两口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老闫感动得逢人就说,村里来了扶贫干部,不仅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拉了一把,还帮他树起信心,脱了贫,这得感谢党的好政策。
如今的青龙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4100元增长到了现在的6100多元,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万元。光伏发电、刺绣加工、针织品代加工等惠民富民举措一项接一项,为群众脱贫致富增收夯实了根基,让群众奔小康的信心和劲头更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