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忘记,夏日的晚上,阵阵掌声、叫好声响彻榆次区庄子乡庄子村、祁县城赵镇修善村、左权县店上村等地上空,《屠夫状元》《送樱桃》《皇后骂殿》等经典戏曲选段将各现场数百位戏迷和市民深深吸引,也令各村镇充满了浓浓的文艺味。
“免费送戏下乡”是市政府2019年民生实事之一,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也是我市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繁荣农村地区文化演出活动的具体举措。今年年初,为了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联合制订了《晋中市“免费送戏下乡”(2019)实施方案》,计划免费送戏下乡演出场次为915场,目前已全部完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精心谋划,注重落实。今年年初,实施方案下发,明确了指导思想,强调了政府引导、突出为民;择优采购、市场运作;市县联动、共同实施;保本微利、实现双赢四项原则,确定了实施主体,规定了演出范围和受益人群,分解了任务,对各县(区、市)各演出单位任务职责、艺术质量、采购程序、演出管理都做了严格的规定,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
确保质量,以文化惠民。今年免费送戏下乡演出主要面向农村(基层)群众开展,注重发挥文化在扶贫攻坚中的特殊作用,主动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同时还开展“免费送戏进景区”工作,在旅游景区和农村的结合部,服务当地群众和游客,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送戏下乡的剧目都是经过精选,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百姓喜闻乐见,符合当地群众欣赏口味的优秀剧目,旨在让广大群众不出家门、不出村口就能看到高质量的戏曲。每场演出时长一般不少于100分钟,戏曲专场可演出整本大戏或3至5个小戏、折子戏;综艺演出一般不少于15个节目,真正做到把戏送到老百姓心坎里,让百姓共享文化成果,推动送戏下乡工作良性发展。
演出中,演员们热情十分饱满,他们表示,在台上看到观众的笑脸和鼓掌,自己浑身就充满了热情。演出的舞台常常搭建在阳光下或者风口处,演员们宁可自己暴晒在太阳下、迎着风,一场戏下来,服装里里外外都湿透了,脸也晒破皮了,迎着风演唱,一张嘴就被灌了满嘴的沙子……但为了送上最精彩的剧目,演员们从不叫苦喊累。
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今年在推进免费送戏下乡过程中,各县级文旅行政部门对本县(区、市)演出单位履行合同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审核;市文旅局对市直演出单位履行合同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核。演出单位在演出过程中向观演群众发放“群众满意度测评表”,填写后分别报市、县级文旅行政部门留档,省文旅厅、市文旅局通过随机抽查、实地抽检等形式进行检查,并将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绩效评估,实实在在将这件事做好、做实、做细,真正惠民到心坎里。
记者 闫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