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讯(杜美)为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和顺县坚持把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紧扣“清、明、效、引”四字发力,找问题、听意见、抓整治、强担当,进一步提振干部担当作为精气神,激励其“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抓落实”。
“清”字为先,对标对表找问题。研究制定和顺县《关于“整治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实施方案》,全县各单位对照4方面27种具体问题表现,认真查摆自身不足,经过党委(党组)专题研究后,形成专项整治问题清单。目前,县“四大班子”查找问题13条,处级领导干部查找问题61条,提出整改措施74条;全县10个乡镇、72个县直单位共查摆出问题638条,提出整改措施685条。
“明”字为要,开窗开门听意见。坚持开门搞教育抓整治,县委组织部牵头对环保、扶贫、审计、信访、安全、创卫等全县重点工作在督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面向社会发放700余份调查问卷,共收集到不担当不作为问题165条,并将这些问题梳理后,分别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单位,列入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整治范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县直窗口单位在办事服务大厅设立征求意见箱、摆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办事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不足,疏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效”字为本,立行立改抓整治。各单位对查摆、反馈、征求到的问题意见认真梳理,分类别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制定整治方案,逐一拿出整治措施。实行“日报告、周提醒”,对问题整改情况,特别是对供热、供气、供水、上学、就医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持续跟踪督导,限时解决问题,进一步规范职能部门监管执法行为,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引”字为径,双向激励促担当。坚持正面激励和反面约束相结合,查处并通报近期查办的5起不担当不作为典型案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倒逼党员干部积极作为;加大对担当作为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引导激励干部奋发有为,营造崇尚实干激励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