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扎实实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真刀真枪解难题 实心实意抓服务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晋中、晋城、吕梁等市,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上下联动抓好整治整改,深入开展“三服务”,努力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明显变化。
晋中——逐项整改 回应群众关切
晋中市围绕检视发现的问题,逐项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针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将整治重点细化为4方面29个问题。截至目前,共查处扶贫领域、民生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统计造假等方面问题27件、23件、22件、1件;针对教育、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等领域突出问题,通报曝光7批31起58人。在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上,查找问题90个,已完成71个,正在整改19个。在生态环保问题整改上,启动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整治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煤矸石乱堆乱放、县乡公路车辆抛撒等问题194个,倒逼环保主体责任落实。
晋中市积极回应群众呼声,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度高、基层诉求强烈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公开公正便民的服务措施,受到基层和群众的欢迎。比如,围绕更好促进高质量就业,重点开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累计培训4.46万人。围绕更好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重点排查乡镇、村、城乡接合部等区域食品经营者,加大对学校食堂、农家乐、小卖部、小餐饮、集体聚餐等重点区域的排查执法力度,已检查食品经营企业1935户。开展中小学公益辅导“空中课堂”服务行动,着力治理中小学校外补课乱象,组织全市457名特级教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等名师参与录制,已播出课程412节,9万多名学生享受到了足不出户的优质课外辅导。
晋城——创新举措 推行医养结合
晋城市聚焦群众关切的养老问题,深入基层一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举措、主动服务,在全市大力推行医养结合工作,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晋城市市县两级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村卫生室与乡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中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将医养结合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逐步建立以落实医养结合政策情况、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无缝对接、老年人护理服务质量、老年人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考核评估体系;全面提升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建立高龄补贴制度,市级财政补贴90-99周岁老人每人每年2400元,县级财政补贴百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3600元、80-89周岁老人每人每年800元。目前,晋城市成立乡镇为老服务中心56个,住养型养老服务机构68所,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2所、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16所,分别占全市城乡社区总数的36.4%和37.1%,惠及老年人10万余人。
此外,围绕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法律援助、文体健身、节日探访、特色服务七大项重点内容,晋城市还采取了“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广泛开展关爱“空巢(困难)老人”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龄人口健康服务需求,在全市上下形成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吕梁——注重实效 惠企业利民生
吕梁市用整治整改的工作实绩,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成果。特别是通过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推进“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努力使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实施惠企利民政策措施,提升了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天气转寒,吕梁市汾阳市冀村镇包装彩印项目建设现场依然热火朝天,工人师傅们正加班加点焊接钢结构厂房框架。该项目是吕梁市引进的华北地区最大的包装彩印项目,总投资4.2亿元,投产后能解决当地2000多人就业,经济社会效益俱佳。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汾阳市按照吕梁市委要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践行主题教育的具体举措,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其中政府服务10项,企业承诺6项,开工前保留审批12项。市政府成立协调服务领导组,由市级领导牵头,极大提高办事效率和项目落地效率。制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办法》,简称“十条”,营造出亲商、爱商、安商的浓厚氛围。记者白续宏 郑璐 燕中兴 段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