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讯 2019年11月16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法院优秀“双微”作品颁奖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由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新闻局和人民法院传媒总社主办,中国法院网具体承办。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新闻局副局长李广宇,政治部宣传教育部部长连丹波,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党委书记、社长倪寿明,总编辑赵翔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一级编剧、八一电影制版厂原副厂长马维干先生,中国视协艺术家诗书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作家、编剧黄皓女士,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连秀凤女士分别作了专题辅导,对获奖作品进行点评。北京高院、晋中中院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与参会人员分享创作经验。
在本次优秀“双微”作品评选活动中,山西省高院荣获组织奖,晋中中院拍摄的《眷恋》获得优秀微电影作品奖第二名,省高院新闻宣传处处长丁国华,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樊利明分别代表本单位上台领奖。樊利明副院长代表晋中中院进行交流发言,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眷恋》创作过程和体会。
《眷恋》是晋中中院创作拍摄的首部微电影,该剧取材于中院法官干警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案例,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案例都有原型,每一个故事情节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角色由法官干警真情出演,樊利明副院长为影片创作了主题歌词,这是一部用真实真情真爱撑起和构筑的作品。作品首映后,法院干警感同身受,社会各界好评如潮,相关媒体纷纷报道,线上线下广泛传播,网民观看量突破780万,女演员、法官助理申海凰一个拍拍脸后与父亲视频的影片细节,感动了无数人,刺痛了他乡游子的心,引起与会领导和点评专家一致赞誉。
樊利明副院长指出,拍摄微电影《眷恋》的初衷:一是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表达法院干警爱国热情;二是寻找法官职业初心和司法为民初心,进一步深化“假如我是当事人”活动,实现“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三是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在全体法院干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丰富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讲述法院好故事,传递司法好声音,凝聚法治正能量。影片的创作思路是以弘扬新时代人民法官爱岗敬业、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情怀为主题,生动展现法院干警案牍劳形的工作场景,通过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讴歌新时代人民法官坚守初心和使命、“舍小家,为大家”的职业情怀。
樊利明副院长和与会人员一起分享了《眷恋》创作的心得体会:
一是在创作理念上强化精品意识。要么不做,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必须打造一流的文艺作品,微电影不为应景而拍、不为获奖而拍、不为想拍而拍,必须力争出精品,创作出能感动人的好作品。
二是在剧本创作上做足文章。剧本搞成功,创作则成功了一半。《眷恋》从编剧、拍摄再到后期制作历时5个多月,其中4/5的时间都花在剧本上。创作团队深入各个业务庭,体验生活、理解职业,零距离感受法官工作状态,走近干警及其家属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所思所想,多次召开座谈会展开讨论,建立微电影创作群征求意见建议,在无数次的感动中激发创作热情,在与法院的无障碍沟通交流中确定主题、勾勒主线、发现亮点。
三是在参与摄制上不当“甩手掌柜”。在引入专业团队的基础上,晋中中院全程参与、深度参与、广泛参与。从剧本前期的组织研讨、演员及场景的选择到编、拍、后期、宣传各个环节,大到主题主线、立意表达、切入点的选择、展现点的要求,小到人物和案例的选择、专业用语的表达,都有司法业务骨干出谋划策、提供建议,拍摄全程指定专业法官全程跟踪、现场指导,后期剪辑有专人和导编人员一起审查修改。整个过程干警及家属直接参与人数达到300余人,参与率高达80%,这是作品成功的强力支撑。
在新的起点上,晋中中院将围绕法院人的初心和使命,深入挖掘,开拓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精品,丰富法院文化,鼓舞干警士气,做优做强司法宣传,讲述法院法官好故事,传播法治好声音,传递司法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