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水成效显 百里潇河展新姿
潇河流域108桥至郝村段综合治理项目。 唐伟青 卢斌 摄
河道弯曲自然、两岸生态优美、林草结合有序,这是记者日前在潇河流域108桥至郝村段综合治理项目(以下简称“潇河四期”项目)现场看到的场景。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项目水利工程已基本完成,计划于年底完成景观工程的50%,项目总体计划于2020年10月前全面建成对外开放。
“潇河四期”项目位于市城区108桥下游500米处至二广高速下游郝村段处,全长约10公里,范围约4197亩。建设内容包括河道两岸水利治理工程、生态治理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采取政府直接投资方式(EPC模式)建设。
作为百里潇河生态产研区中的城市功能拓展区,“潇河四期”项目将通过坚持“水与城、水与绿、水与人”的设计理念,展现“凤鸣潇河、九曲流觞”,重点打造引凤归巢、风采书章、丹凤朝阳等“一曲一景、曲移景异”的特色生态景观。
潇河,孕育了晋中的历史和文明,承载着几代晋中人的情感和回忆,也经历着保护开发不足的窘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山七河”生态修复的决策部署,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百里潇河市区段全域综合治理,如今,市城区南部横贯东西的百里潇河生态长廊已初具规模。一个关乎市民美好生活现实福祉、城市能级提升未来格局的绿色引擎,正在晋中大地强劲崛起。
今年7月24日晚,潇河莲花湾·大型梦幻喷泉揭幕演出在潇河流域市区段综合治理项目莲花湾华丽绽放,正式开启了中国·潇河文艺小镇的建设序幕。
“规划理念、运作模式、实施效果都值得肯定,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9月19日,省长楼阳生在晋中调研时,称赞晋中潇河治理路子走对了,要求提炼经验做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
百里潇河生态产研区,由东向西依次布局生态涵养、文创文旅、城市功能拓展三大区域。其中流域中部4公里湿地公园已建成开放,2018年,投资10亿元分东西两段建设实施了“潇河三期”PPP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全面竣工对外开放。2019年,除继续推进“潇河四期”项目建设外,还启动了源涡大坝至寿阳界段约16公里的清淤疏浚及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目前,晋中市已形成对市城区百里潇河全段进行综合治理的态势,涉及面积约27万亩,治理总投资约40亿元。
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百里潇河生态产研区还将打造以“一条玉带、八颗明珠;三大方舟、十个部落;凤鸣潇河、九曲流觞”为核心的生态蓝绿空间带,实现涵养水源、茂盛植被、水清河畅、生态回归的目标,并形成“一带三区多元”的发展格局,成为集行政办公、商业配套、文化会展、体育娱乐于一体,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相融、功能业态充满活力的新兴片区。(记者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