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共赢探索新路径 破解瓶颈注入新活力
(记者 刘冬冬 通讯员 申薇)国庆节前夕,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与和顺县有两个项目“互飞”起来: 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的山西宝芝参药业有限公司将生产基地“飞”向和顺县,而和顺县的雪顶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把自己的研发和销售企业总部“飞”往示范区晋中开发区,这种项目的互动是生产要素的再整合、产业融合的新突破,标志着我市开发区“1+10”联合体“飞地经济”结出硕果。
近年来,“飞地经济”一直都是区域发展领域的热门话题,就是将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发展“飞地经济”是我市建设“1+10”联合体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目前各开发区先后4轮发布33个“飞地”意向项目,而此次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与和顺县的两个项目的“互飞”是“飞地经济”实质性的突破。
企业求空间,政府找项目。此次从示范区晋中开发区“飞”出的山西宝芝参药业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从事药材种植加工、健康饮品及医药开发。该公司的研发和销售总部依然设在示范区晋中开发区,而将生产基地“飞”往药材资源丰富的和顺县。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管委会与和顺县人民政府经双方达成协商,将项目新增的各项经济指标五五分成。
一个求市场,一个寻突破。从和顺县“飞”出的雪顶山矿泉水有限公司,目前年产能达20万吨,已取得海关出口认证、中东地区EQM认证、ISO22000生产认证、HALAL认证(清真认证)、IMS中东地区饮用水生产认证,市场前景广阔。为进一步开拓市场,该公司将项目的生产基地留在和顺县,将研发、销售为主的企业总部“飞”往转型综改最前沿的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管委会与和顺县人民政府则本着先行先试、资源互补、尊重历史、合作共赢的原则,明确对该项目新增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成比例前3年为1:9,3年后为2:8。“此次与和顺县签订的两个‘飞地经济’项目,对我们示范区晋中开发区来讲,是探路,是创新,更是突破。”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让“飞地经济”项目“飞”进来并真正落下去,我市树立“一盘棋”思想,通过建立合理的分配合作机制,最大限度调动“飞出地”和“飞入地”的积极性。“晋中市‘1+10’联合体建设,就要利用好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平台,加快发展‘飞地经济’,让‘飞地经济’成为转型发展的新高地、改革创新的新标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建忠说。
“飞地经济”项目优势是建设发展中拥有“双保姆”支持。示范区晋中开发区表示,将继续跟踪、密切关注两个“飞地经济”项目合作的进展情况,不断总结此次“飞地经济”项目合作的经验和模式,向“1+10”联合体全方位推广,进一步促进开发区“1+10”联合体深度融合。和顺县政府表示,将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在企业手续办理、落地建设过程中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确保项目建设快、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