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 为高质量转型发展奠基蓄能
常书铭讲话并宣布竣工投产
在全市上下集中精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12月3日,晋中市在太谷县举行2019年度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仪式,全市331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这既是晋中市全年项目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的现实体现,更是咬定“将转型综改进行到底”的目标,推动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次聚力冲锋。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讲话并宣布竣工投产,副市长郭建文主持,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秘书长连建华参加。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全省总体安排部署,晋中市坚定转型为纲、项目为王理念,扎实开展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1126个建设项目全部开复工。1月至10月,完成投资631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83.5%,超序时进度1.7个百分点;已经签约项目194个、投资额1718亿元,超省定任务20.3个百分点。
常书铭指出,做好经济工作,核心在转型综改,关键在项目建设。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切实把项目工作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硬抓手,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在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上舍得动脑筋、花精力、下功夫,用项目建设的新成效夯基础、增动能、促转型。他强调,一要狠抓项目进度,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倒排年底前有效时间,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引进项目抓落地开工,在建项目抓年度投资,竣工项目抓投产达效,投产项目抓入规入统,必须完成全年项目建设的各项指标。二要狠抓精准招商,利用冬季时间,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和各县开发区要勇担排头兵、先锋队责任,点对点开展小分队精准招商,力争再引进一批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的好项目和大项目,为明年的项目建设打下基础。三要狠抓营商环境,引深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加强部门间的协调,畅通重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分工责任制和六项常态化工作机制,当好企业主体和项目服务的“店小二”,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和项目的发展指数。
仪式上,市发展改革委、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通报了全市重点项目推进及竣工情况和全市招商引资情况,太谷县汇报了项目建设及竣工情况。仪式结束后,常书铭一行来到晋汾白猪产业科技文化园区项目、山西众德天和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沟槽管件铸造项目、山西博纳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晋中喜蓉食业有限公司云计算可视化食品质量追溯智能工厂项目进行实地调研,现场查看项目建设进度,认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设备升级、市场开拓等情况,并就企业管理、技术创新、产品销售等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 晋汾白猪产业科技文化园区项目是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集成、产业示范和品牌推广为一体的晋猪产业创新平台。在详细了解企业情况后,常书铭指出,太谷县是全省知名的农业大县,要把握国家农高区政策机遇,强化担当作为,统筹特色优势,持续精准发力,使太谷农业领跑全省,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引擎、引领乡村振兴的排头兵。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效应,强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和应用,以需求为导向,推进科技研发、应用与农业产业协同发展,做好良种育繁、技术孵化,服务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山西众德天和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沟槽管件铸造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今年又启动二期工程,并实施设备提标升级。山西博纳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服务国家电网生产配套标准型电力金具、铁附件、各种高压电气产品。常书铭要求,要持续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牢牢把握高端、智能、绿色的要求,以产业数字化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紧紧围绕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基础能力、产业、产业链“四位一体”提升,提高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整体推动精密铸造产业链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在晋中喜蓉食业有限公司云计算可视化食品质量追溯智能工厂项目,常书铭要求,要紧扣有机旱作农业主题,狠抓有机农业基地建设,开发更多功能性食品,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市场份额上下功夫,建立智能化食品质量溯源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记者 智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