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家教运行机制 推进家校协同减负
9月以来,太谷教育科技局巧用社会力量,创造性地拓展家教运行机制,推进家校协同减负,打造了学校、家庭、社会观念趋同、资源互补的育人格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太谷教育科技局认识到,减负工作没有家长的配合和社会大环境的支撑,就会事倍功半。太谷教育科技局与有关部门展开了广泛的合作,营造了有利于学生减负的社会大环境。与县妇联、文明办、关工委联合创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中心”,组建了“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团深入全县乡村、社区、学校,举办了家庭教育知识讲座18场,受益家长2万余人,促使家长了解减负,主动与学校的减负工作保持一致。各小学也主动到社区、家庭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寻求家庭减负的良方。与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团委合作开展了“小梦想+”公益活动。志愿者采取宣讲、参观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家长在理念、认识、行动上做教育减负的同盟者。去年和今年,太谷教育科技局和太谷电视台连续举办了两届“评选最美家长和特色家庭评选活动”,科学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减负的真实案例,有效地带动了全县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
今年秋季开学伊始,各小学就依据教育科技局的统一安排,有序地开展减负工作,引导学生家长积极地参与减负工作。健全学校、年级、班三级家长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机制与工作职能,把家校协同减负当作家长委员会一项重要的工作。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向社会、家长宣传教育改革的形势、任务,让家长明白减负的目的、意义,从而支持学校的减负工作。家委会参与教师作业布置的数量、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对家长和学生反映强烈的减负问题介入处理,并为学校、年级或班级提出减负提质的可行性建议。每学期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各个小学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实验小学自9月开展“家长驻校日”活动以来,已有百名家长进驻校园,对学校的减负办学提出了100余条合理化建议。太谷师范附小的家委会定期随机检查,接受家长举报,学校对调查属实的教师进行约谈并责令改正;还聘请家长来当减负辅导员,参与开发设计、组织实施主题创意作业,学校的“一看、二听、三评价、四反馈、五活动”的开放模式深受家长的欢迎。
太谷各小学在减负工作中,创造条件,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氛围,让学生有一个平衡的心态,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耐心帮助教育学生,特别是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帮教工作。成立心理健康咨询辅导站,开展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利用广播、宣传板报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每班设立一个心理委员会,发现同学有心理异常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每月填写一次《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及时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积极沟通交流给予关爱。建立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心理咨询老师在值班期间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危机,会积极疏导并上报学校采取适当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太谷利用家长会、家长沙龙、座谈会、展示会等形式,在学校、盟区广泛开展“学校减负我先行·家长谈”活动。发现家长成熟的减负做法,就在学校、盟区及全县广泛宣传推广。明星小学四年级72班胡益民家长“学生减负后家长怎么做”、东关小学145班贺祯淼家长“高质量陪伴需要有技巧”、 杏林小学杨雯博家长“减负要为孩子创造和睦、温馨、愉悦的家庭气氛”,这些家长的发言,引起家长的共鸣和思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不断创新家访形式,赋予家访工作新的内涵。“快乐亲子游”“亲子读书会”“减负大比拼”等系列家访,创新地把家访与亲子活动、家访与心理辅导、家访与减负进行有效整合,使家访工作更具目标性,更加系统化,更有实效性。同时还通过《小手拉大手成长册》《家长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致家长一封信》等,打造家校合作平台,拓展家校减负联系渠道。
三个多月来,太谷的小学减负工作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协同减负的喜人局面,保障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太谷卓有成效的减负工作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12月下旬,市教育局将要在太谷召开减负工作现场会,在全市推广太谷的成功经验。(胡建斌 董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