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榆次区教育局宿舍曾经是一个以脏、乱、差出名的小区。自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开展以来,通过业主自治管理,该小区摇身一变成为老旧小区改造中争相学习的典范。12月20日,记者对该小区在整治前后发生的喜人变化进行了采访。
在冬日暖阳下,58岁的桑共义和68岁的王银顺站在洒满阳光的小区里,看着小区内焕然一新的环境,畅聊着下一步的工作。这样的场景对于榆次区教育局宿舍的居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但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脏、乱、差成了该小区的代名词,卫生状况堪忧,垃圾堆积如山,车辆乱停乱放,小区大门无人值守,没有安保人员,业主家中频频失窃。今年6月以后,新建了28平方米的小区门房,安装了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修砌了东护栏围墙,硬化了门房前院270平方米,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将废弃的锅炉房改造成了活动室,粉刷了小区全部楼体和围墙……这是榆次区教育局宿舍的全新模样。
榆次区教育局宿舍位于市城区蕴华街,东临新晋府,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属无物业管理小区,因蕴华街拆迁改造,旧小区大门、围墙被拆除。2007年之前,该小区由榆次区教育局成立的物业公司全权管理,业主无需操心小区的大小事务。2007年后,榆次区教育局物业公司撤销,该小区便开始了长达十几年之久的轮岗值班管理。
今年6月,由于榆次区教育局宿舍拖欠自来水公司水费1万余元导致小区欠费停水,居民的基本生活无法保障。小区居民桑共义和王银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找到原物业公司会计范毓莲,以及李长林和刘文浩,组成了业主自治应急小组(又称5人小组)。业主自治应急小组成立的第二天,小组成员首先每人拿出5000元垫付了拖欠的水费,恢复了小区供水。随后,“5人小组”开始担负起小区“管家”的角色,为小区居民提供义务服务,管理小区日常运作。
经过4个多月治理,现在的榆次区教育局宿舍内路面平坦、排水顺畅、环境整洁,居民们看在眼里,美在心上。“以前我们这个小区垃圾遍地,公共设施年久失修,居住环境很差。现在,小区有了自治应急小组义务管理,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把我们居住的小区改造得这么好。”居民殷婵玉高兴地说。
居民张德对记者说:“以前乱七八糟的小区环境实在住得不舒服,现在小区自治应急小组为大家服务得太好了,从粉刷墙面、修建门房到现在的管理,包括水、电不出问题,地下的管道、送暖等问题都慢慢解决了,他们的全身心付出,不求回报,让大家特别感动。”
桑共义、王银顺等“5 人小组”不仅让小区的管理迈上了新台阶,也赢得了居民的一致支持,让一个曾经脏、乱、差的小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一个居民称赞的幸福小区。(记者 刘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