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们奋力奔跑……
努力奔跑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转眼间,我们挥手告别2019,迎接崭新的2020年。
回望这一年,我们见证了晋中转型综改的“高光时刻”——
山西农谷获批首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自此,山西农谷由省级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作为太原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太谷12月9日撤县设区,有利于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打开未来发展空间,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晋中市在率先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的基础额上,今年又在开发区实行零审批,用“一份承诺”代替“一摞审批”,此法入选中组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打造项目承诺制改革“升级版”。
回望这一年,我们见证了晋中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伴随着梦幻潇河“千手观音”投入运营,5公里樱花景观大势铺开……以“一条玉带、八颗明珠、三大方舟、十个部落”为主的百里潇河生态产业区建设如火如荼;
乌金山麓“五水出山”、两湖环绕、城景相融……百里龙城街区域从零起步,转入大规模实质性建设阶段,构建起“一轴一环三带多组团”全新发展格局,一个未来发展的“钻石新区”强势崛起;
今年在榆次、太谷、寿阳3县(区)全面实施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形成了党建引领型、产业支撑型、创新发展型、能人带动型、生态优先型、文化自信型等多种乡村振兴模式,初步打造了一批“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成”的样板,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趟出新路;
在革命老区左权,投资30亿元,全力启动百里太行画廊建设,总体规划已进入尾声。
全面实施“四个百里”工程,为晋中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着力打造转型升级版、生态保护屏、旅游观光区、同城发展带、人民生活幸福廊的“晋中模式”;
2019年,开放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我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等国家战略,中欧中亚班列常态化运行,祁县玻璃器皿产业集群成为第一个以“一带一路”命名的合作区;走出去参加进博会、广交会、山西品牌丝路行、法兰克福商品展等展会,多元化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晋中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回望这一年,我们见证了晋中改革创新的落地见效——
晋中市全力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精准高效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先行先试大胆改革“刀刃向内”,一批改革在全省、全国趟出新路,建成网上“市民之家”,6000余事项可触网办理;全省域营商环境评价排名第二,树起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样板;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瘦身健体”,激发了干部职工投身转型综改的火热激情;人人敢担当、人人善作为,成为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主旋律。
回望这一年,我们见证了晋中项目建设的高歌猛进——
从年初到年末,项目集中开工的礼炮不曾停息,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岁末又启动了工业项目百日攻坚行动;招商引资的步伐未见放缓,紧盯18个主导产业链,开展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小分队招商、工业地产招商、对接龙头企业主动招商,全年确定的1126个建设项目,开复工率100%;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效应不断释放,福坛、斯纳德等项目已投产运营,吉利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3家;文旅战略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改造提升平遥古城基础设施,加快太谷乐华欢乐度假区开发,实施榆次老城提升工程,介休、平遥入选首届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12家入选全省首批100家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文旅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高质量幸福产业;开发区的集聚效应日益显现,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招引签约项目中转型项目占到了九成以上。
回望这一年,我们见证了晋中城市环境的聚力生长——
如今,“晋中蓝”出镜率越来越高,晋中市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10平均浓度好转率全省第一;
从年初开始,一场市县联动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贯穿全年,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高颜值、高品质的美丽城市跃然而出;
伴随着左权民歌汇、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成功举办,晋中美誉度加速推向全国、全世界,再次上榜“中国城市品牌综合影响力地级市百强”;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吸引了人流物流,招引来一大批大企业、好项目。
回望这一年,我们见证了晋中经济的行稳致远——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晋中交出了一份稳健提气的成绩单:经济总量将突破1500亿元大关,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在6.3%左右,人均GDP有望达到4.6万元,这是在“万般不易”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劈波斩浪、闯关夺隘交出的昂扬向上向好的答卷,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效率持续向好,动能后劲明显增强……
宏图入怀,时开新境。转型综改的“金光大道”已然指明,我们将策马扬鞭踏梦前行,昂首迈向更加出彩的2020年。(记者 刘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