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有一群人和“逆行者”不同,他们没有警服、救援服、隔离衣,只有一副最普通的口罩和一张村民都熟悉的面孔;他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看好自己的村;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就是---石匣村的党委、村委干部们。
扛起政治责任 健全防控体系
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面对石匣村村大、人口多、路口多的现状,村党委认真谋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迅速投入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所有村全部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村党委书记霍明华带头,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逐一明确责任,每人包街联户,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疫情防控网络。“防控疫情我承诺”、“共产党员在一线”,到“两委”干部、参与轮班值守、疫情排查、宣传引导各项工作;从“硬核”的村党支部书记广播语,到入脑入心的“封村”宣传标语,村口设卡,24小时轮流值班,村喇叭播放预防知识.....处处可见党员干部的身影。这场防疫阻击战在石匣村党组织的高效领导和广大党员的积极参与下有序开展。
建强战斗堡垒 党群齐心攻坚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党群一心、齐心战“疫”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排查工作要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全面摸清,逐级上报”,这是石匣村支部书记霍明华开展疫情排查工作提出的硬要求。村党委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包队干部--网格员”三级管控网格优势,组织党员带头开展联系户深入摸排工作,发现情况第一时间上报,真正做到了不留死角、不落一户。对外来进村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和劝返,进门入户仔细排查登记,并对走亲访友的人员一律劝返,严禁外来人员进村。组建由“两委”成员、年轻党员、村民代表构成的疫情预防队伍,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不近人情,石匣村的干部们一遍遍地解释疫情的严重性。现在都理解了,还有不少群众主动要求加入检查队。在村口24小时轮流值守,村民看在眼里,记心上。
书记冲锋在前 一线担当使命
书记就是一面旗。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能不能冲在最前,检验着干部的初心使命、担当精神。
霍明华说“我是村里的书记,这个时候我不带这个头谁带头,我是支部书记,夜班由我来守,平遥返乡人员由我牵头把控监管,我可能无法像在武汉前线的医护人员一样奋斗,但我可以在基层一线做出我的努力。”他的高责任、强意识给干部们起了模范带头作用。面对平遥返乡人员,霍明华书记亲自电话问候生活情况,耐心安慰返乡人员家属,预防从我做起,一定要认真对待疫情,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做好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