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刘美丽)“两委干部、三类人员、护林防火员,半小时后到村委办公室开会!”正月初二一大早,在接到乡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后,他一边往村委会跑,一边在村微信工作群里发通知。赶到村委会后,立即和大家召开会议,研究落实防疫工作。他就是王爱国,羊角村党支部书记。自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他就兢兢业业奉献在防疫工作的第一线。
立足本职,科学部署防控
羊角村是羊角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551户、1392口人。按照县乡安排,羊角村第一时间组建了村级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疫情防控方案,王爱国责无旁贷的担起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强化自律、群防群控,积极投身到防控战“疫”中。一方面,他每天通过村委会大喇叭、发微信等方式,向村民普及防控科普知识、防疫措施,提升村民的防控意识和技能,另一方面,结合羊角乡与河北省交界,羊角村是岭东四村入口村的实际,在全村的两个出入口设立了站卡,安排4组19人24小时轮流值守,对来往车辆、人员严格登记,着力封堵可能的病源入口。他自己同时担任值守一组的组长,而他的值守时间总是安排在夜晚,好让白日值守的同志晚上能好好的休息。羊角乡地势高,又值数九寒天,夜晚温度总是零下十几度,为了确保值守人员夜晚不受冻,他与站卡附近村民协商,临时借用其路边房子作为值班室,并配备了床、铺盖、取暖设备等。
逆向而行,逐户精准摸排
羊角村流动人口多,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和在外就读的学生多达260余人,春节前后这些人基本都回到了村内。针对这一情况,在上级部门还没有安排摸排的情况下,王爱国就利用自己值守后的休息时间到各家各户进行摸排登记,一天半时间他就牵头走访了全村12月份以来回村的156名返村人员。入户时,他对返村人员的返村时间、返回地点、途径线路、乘坐交通工具等进行了详细询问,建立了羊角村返村人员摸排台账,准确掌握了重点关注人群底数。在乡政府安排摸底时,羊角村已经建好了台账,没有因为村大返村人口多而拖了全乡的后腿。并对1月20日以来县外返村人员建立了乡干部、村干部、医生、民警“四包一”责任制台账。
摸排中,王爱国得知有一名经武汉转机回村的张某,他第一时间与张某沟通,经过劝导,做通了张某思想工作,让其居家隔离观察,目前羊角村居家观察的有7户。对居家观察的人员,他每天都会和村医一起去他们家,在让他们量体温的时候,与其隔着窗户唠家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隔离人员中有一对儿60多岁的老夫妻,因孩子们都没在身边,王爱国对老两口格外关心,不仅给他们买菜买生活用品,还充当起了老人和孩子们的“视频app” ,每天随访时总要让老两口和孩子们视频通话一次,既让老人开心也让孩子们安心。
着眼大局,勇于奉献担当
为做好全村疫情防控工作,王爱国放弃了与儿子短暂的假期相处,牺牲了自己本来就没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从早到晚,除了在卡点值守,其余时间不是在村委会值班就是在街上“流动值守”,如果发现街上有“不听话”的村民,乱跑乱窜或者扎堆聚集,他就会很不客气的批评他们,并反复叮嘱他们没事别出门,出门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村民们都笑称他为“羊角村的无人机”。
疫情防控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加之羊角村地处偏远,一线人员的口罩供应成为防疫工作中最大的难题,王爱国于是拿出了自己家里不久前购买的40只口罩,并通过认识的医务人员购买了100只口罩,免费提供给值守人员。在体温计难购买的情况下,他又通过在县博爱医院工作的好友,自掏腰包为村里购置一个红外测温仪。在他的感染下,儿子主动提出:“爸,让我去给大家测量体温吧?!”儿子的请求,王爱国一点儿也没犹豫就答应了......
疫情防控中不免会出现一些不配合的村民,刚开始防控的时候,总有一些爱出来串门还不戴口罩的人,时不时还有一些传播“小道消息”的人,更有不听劝还与他顶嘴、甚至私底下说他坏话的人。面对这些,王爱国不但没有半句怨言,反而认为是自己工作做的不到位、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改进,经过近半个月的努力,街上基本没有串门的村民了,那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听不见了!
病毒无情人有情,在这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呵护自己的村民就像呵护自己的家人,尽自己的职责就像在做自己的家里事,这就是王爱国,一名有2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用不怕苦、不怕累、不厌战、不懈怠的工作作风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用最实际、最具体的行动践行了一个村干部的担当和责任。他和他带领的值守队员们,守卫了全体村民的健康,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