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 “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开展以来,昔阳县西寨乡党委政府紧抓政策机遇,因地制宜推进,结合全乡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提出了利用集体非承包地集中连片发展设施蔬菜廊带的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走进西寨乡,马路两旁随处可见建设中的蔬菜大棚,工人师傅正加班加点对大棚进行骨架搭建和外膜覆盖,力争在销售旺季前将蔬菜大棚建成投入使用,争取利益最大化。
西寨乡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越,茴子白种植一直是全乡的主导产业,昔阳县道安广线穿境而过,交通条件便利。如何整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乡域特色,利用“五地一产”入市改革,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致富之路,一直是西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议题。
设施蔬菜廊带目标的提出,得到了沿线村庄的高度认可。按照“全面摸排底数、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开路”的工作思路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政府补贴、集中连片”的原则,村两委干部紧紧抓住政策机遇,整合集体非承包地,建设设施蔬菜大棚,并租赁给本村村民。设施蔬菜廊带的建设,一方面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搭建起万众创业平台,让农民通过承包的方式增强“造血”功能,促进增收致富。
同时,还充分发挥西寨乡生态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拓展生态农业,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目前,沿线的宋家沟、西寨、安家庄、武家川等村庄的土地手续已经办结办完,200多个新建设施大棚的骨架搭建已近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紧张的外膜覆盖安装作业,一个个孕育着希望的“聚宝棚”正在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