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土地大文章 产业发展稳增收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 (杨勇 李晓婷) “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是激活农村资源资产、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破解“三农”工作难题、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金钥匙”。和顺县自“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喂马乡把“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强心剂”,高度摆位、精准把脉,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在唤醒“沉睡”资源资产、壮大产业发展的同时,让村民享受到改革红利,幸福感“飙升”。
喂马乡关家窑村是一个人少地多、靠山吃山的小山村。近年来,如何实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成为一大难题。自“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的春风吹来,关家窑村致力于做活土地文章。位于关家窑村的鑫盛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万头猪场建设项目就是将村集体“四荒地”变废为宝,通过使用100.5亩村集体荒地,由能人带动、村民入股的形式组建而成,可实现村集体年收益1.2万元。该合作社年可存栏繁育母猪500头,育肥出栏肉猪10000头,实现纯利润500万元,作为村里的一项主导产业,能有效地解决当地70多位农民的就业增收问题。今年56岁的张建国自从合作社成立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打工,除了自家所种植9亩地的收入外,又多了一份2000元的工资性收入。
在喂马乡远佛口村元恒泰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基地的猪圈内,一头头小猪或饮水、或进食、或嬉戏玩耍,它们活蹦乱跳、萌宠可爱。据了解,该养猪企业是利用村里已入市的经营性资产,凭借“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在激活农村土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壮大产业发展,不仅让集体经济的“家底”厚了起来,还让群众的生活富了起来。
“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启动以来,喂马乡党委、政府闻令而动,迅速部署,在土地上做文章、在发展上探新路、在产业上增亮点,以“让山川绿起来、家乡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为目标,按照“五用”和“四个坚持”的要求,乡领导包点、乡干部包村、部门指导、分类推进、结果倒推,盘活集体资源,撬动社会资本,促进乡村振兴。目前,全乡共16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均已完成“五地一产”前期摸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