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县坚持“311”把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商”“机”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 > 县市动态
昔阳县坚持“311”把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商”“机”
2020-06-21 08:30:25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李玲)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昔阳县不断引深以“六条路径”为核心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坚持“311”举措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三个保障——引进源头“新”活水。一是引进新理念。以农村“领头雁”培训为契机,邀请省、市委党校、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做了题为《基层党建引领农村集体发展的实施路径》等专题讲座,深度解读了产业发展规律及村集体经济未来发展走向,为全县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性指导。二是引进新人才。新选派42名机关事业干部回村任职,128名能人型干部回村任职,2019年至今共完成102名农村干部“学历提升”,进一步强化农村党组织建设,把党员和村民的心思和精力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为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引进新动能。昔阳县作为2020年集体经济扶持村之一,引入中央、省、市资金1250万元,县级财政支持250万元,全力推动25个试点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扶持项目已全部进入建设阶段。另外县级财政为全县52个村,每村列支50万元用于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坚持一个原则——农“商”结合产业化经营。昔阳县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市场运作”的原则,既着眼市场需求调节生产,不断引商引资入村,鼓励书记变经理、农民变股东、事业变产业,不断推进现代化管理,依靠改革创新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赵壁乡平原村集体成立了惠东种植股份合作社,对苹果种植基地项目实行股份制管理,在村集体控股51%的前提下,以每股1000元、村民个人持股不超过10股的方式,广泛吸引村民投资,并且村集体和个人将按股分红,实现了集体资产取之于民、让利于民。通过产业链价值链的延长以及参与市场竞争增加收益。

紧抓一个机遇——“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机”遇。借势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借力全市“五地一产”捆绑式入市政策机遇,昔阳县积极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已核实林地175.4万亩,宅基地3.3万亩,四荒地66万亩,集体建设用地3.2万亩,非承包耕地6.1万亩,经营性资产3.69亿元,充分利用闲置地、复垦地、三荒地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李家庄乡石坪村党支部利用复垦地成功引进农喜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租赁本村500 亩土地建成千亩果园;李家庄乡北渡海村在村两委带动下,将闲置土地(非耕地)租给洗煤厂及加油站,每年定期收取租金,并且以公开发包等形式开展土地流转,整合农户闲置土地200余亩种植桃树,有力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编辑:段瑞]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我要啦免费统计
http://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