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积极探索旱作农业转型升级新模式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 > 时政新闻
晋中市积极探索旱作农业转型升级新模式
2020-07-12 15:16:25    来源:晋中日报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榆次区北田镇农作物原种场新品种示范园区,一株株玉米翠绿挺拔,长势喜人。“今年我们重点承担了晋中市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和玉米旱作良种攻关任务,从现场情况来看,试验种植设计规范,田间管理到位,目前作物长势良好。”榆次区种子推广中心农艺师李秀慧介绍说,在进行新品种试验的同时,他们还通过引进山西农业大学有机旱作研究院玉米免耕、秸秆归垄覆盖、艺机一体技术,良种良法双管齐下,农艺农机配套使用,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效探索经验。榆次区北田镇农作物原种场新品种示范园区玉米新品种试验是我市种子部门围绕有机旱作农业开展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良种良法配套新模式在全市各县(区、市)全面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市以此为遵循,将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良种良法双管齐下,在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在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等现代农业发展关键技术方面进行积极试验,助力农业增产增效,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7月3日上午,山西农业大学有机旱作研究院任志强教授再一次来到榆次区北田镇农作物原种场新品种示范园区,在地头向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民传授玉米免耕、秸秆归垄覆盖、艺机一体技术。“使用自主研制的旋播一体机进行旋耕施肥播种一次作业;拔节期使用追肥培土机进行中耕、除草、追肥、培土和定向喷雾;延迟收获,秸秆粉碎,铺于地面。”任志强反复强调他们的技术要点,那就是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秸秆归垄还田、菌肥促根、耐旱抗倒。

与榆次区北田镇农作物原种场新品种示范园区做法不同,太谷区小白乡大白村的子平家庭农场走的是又一条技术路线。子平家庭农场负责人郝子平介绍说,今年农场试验玉米品种50个,主推技术包括玉米机械割苗、茎穗兼收和包膜打孔、水肥一体化节水微喷技术等。特别是割苗技术的应用推广,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玉米种植的认识。“割苗技术就是当玉米生长到5—6片叶时,使用专门机器将玉米茎杆3—5厘米以上部分切割,保留2片子叶,促使其继续壮苗壮根。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割苗人为控制玉米的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系生长,达到‘控上促下’的效果。”郝子平从2017年开始进行这项技术的试验,今年这项技术推广面积已达到2000亩,他说,该技术的应用可使作物根系更为发达,更能抗旱、抗倒伏、节肥、节水,可以使玉米亩均增产15%。

近年来,我市对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根据区域布局及种植面积,在全市11个县(区、市)的优势生产区域内进行试验示范,对试验筛选出的高产高效多抗的新品种,结合新技术试验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同时组织实施了晋中市有机旱作良种攻关工程,包括有机旱作小杂粮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筛选项目和有机旱作节水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展示筛选项目。据市种子管理站站长李云昌介绍,第一个项目是筛选近三年来新审(认)定、登记的小杂粮新品种,在左权县、昔阳县、介休市三县(市)进行引进筛选试验示范,项目共占地370亩,涉及谷子、莜麦、马铃薯(甘薯)、红芸豆、绿豆、荞麦、高粱等7种作物,每种作物不低于3个品种,共计试验品种21个,目前长势良好。第二个项目是在全市11个县(区、市)开展玉米抗旱节水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展示筛选,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500亩,通过展示示范,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加快抗旱节水新品种的引进更新,促进全市旱作节水品种大面积种植。

记者了解到,全市各县(区、市)积极进行新品种的引用,普遍选择了近三年来在生产上表现优秀的、有潜力的、综合性状好的备案种子进行比对展示试验。同时,普遍采用了高密度、宽窄行种植、地膜覆盖、一穴双株、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还田、化学除草等配套技术,特别是一批适应现代化的、人工智能型以及新型实用、专用的先进技术应用而生,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如太谷区、昔阳县、寿阳县玉米割苗技术的应用 ;左权县、昔阳县无人机病虫害防治技术、谷子渗水地膜免间苗技术、可降解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寿阳县、昔阳县有机旱作节水、深耕技术的应用;太谷区、寿阳县、榆次区的渗水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榆次区玉米有机旱作免耕免浇水、追肥培土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祁县、平遥县专用饲草玉米、机械化收割技术的应用等。这些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效提高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农作物良繁体系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也将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记者 王文安)

[编辑:梁美萍]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我要啦免费统计
http://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