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晋中>图说晋中>
昔阳县“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助推乡村振兴
2020-07-20 09:58:20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任秀萍 张婷婷)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实到行动中?昔阳县委书记许利伟说:“要以‘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为契机,激活农村资源资产,吸引工商资本、科技、人才上山下乡,推进农业农村市场化、现代化,实现‘地增值、企增效、村增财、人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

野连翘成为农民“掌中宝”

“现在天明得早,我5点就进山采叶子了,两三个小时能采三四斤鲜叶子。采摘叶子有讲究,一条枝上刚长出的两片嫩芽是最好的,要一片一片摘,不可一把捋。雨天不能摘,叶茎已变红的不能做茶……”6月23日8时,昔阳县界都乡柏叶底村富润农业连翘茶生产厂内已经聚集了不少卖连翘叶的村民,刚从山上采连翘叶下来的贾银娥,一顶草帽遮掩着她汗津津的脸,一边排队一边和笔者聊天。

一箩筐叶子经过称重、验收,变成了现钱。“一斤25元,今天采了4斤多,100多元的收入不算少。”拿着这些辛苦钱,贾银娥笑得很甜,“以前这些叶子都割回来给牲口吃了,哪想现在成了宝。”

贾银娥是界都乡里安阳沟村人,界都乡一带与平定冠山接壤,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特别是漫山遍野的连翘,每年春天开着金灿灿的小黄花,花落后开始吐嫩绿芽,嫩绿芽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就成了连翘茶,常饮可生津解毒、清热泻火。

17时,富润农业连翘茶生产车间依旧忙碌,工人师傅们正在一遍遍将炒青好的连翘叶揉捻,一缕缕香醇的茶叶香味弥漫在整个厂房里。茶艺师傅王永定介绍:“制茶工艺是非常讲究的,采摘的叶子必须及时晾晒、保持通风,再经过烘干、揉捻、发酵等多道工序加工,方能做出品质上乘的连翘茶。”

好产业离不开好政策。今年以来,昔阳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以连翘茶为主的中国第七大茶系战略构想,以“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为突破口,将荒山荒地开发成连翘种植基地,实施了4万亩连翘药茶开发项目,建成了年产1万公斤连翘茶加工企业,采用农户种采,企业定点收购、加工、包装、营销的方式运作。接下来,昔阳县还将以“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再开发4万亩荒山荒地,建成共计8万亩连翘种植基地,达到10万公斤药茶加工能力,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一杯连翘茶,敲开百姓“致富门”。“项目的实施,可为村集体带来年均15万元左右的收入,农户通过林权入股、资源入股,户均年收入增加3000多元,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农民变工人。”柏叶底村党支部书记朱婵良开心地说。

晋中市正在推进的“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是增加集体收益和农民收入、开启小康之门的“金钥匙”。经核实,昔阳县目前有林地155.98万亩,宅基地3.32万亩,“四荒地”65.95万亩,集体建设用地5.54万亩,非承包地耕地8.06万亩,经营性资产3.82亿元。全县坚持高位推动“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已形成“县级统筹、部门协调、乡村实施”的工作格局,更多的基层干部成为改革的“操盘手”,广大群众成为拥护改革的“主人翁”。

生态绿化廊带打通“幸福路”

6月24日,天刚见亮,昔阳县S45省道和大寨旅游公路两侧,就有工人师傅们开始栽植银杏、五角枫等经济苗木。山坡上,大型挖掘机、铲车、渣土车等工程车辆穿插作业,对沿线山体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和提档增色。

正在挖坑栽树的乐平镇建都村村民李喜柱说:“家里的1.8亩地流转给了太原康培集团,一年租金1800元。自己成了一名栽树工,干一天100元,不仅收入增加了,还学到了很多栽树和修剪树木的技术。”

李喜柱提到的太原康培集团,是昔阳县在推进“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中,采用“土地改革+招引项目”模式,引进的以生态绿化为主打产业的省内一流企业。该集团将投资2.3亿元,依托“政府+企业+集体+农户”机制,建设生态绿化乡村振兴廊带项目,具体实施内容为环城生态修复工程、环城通道提档增色景观绿化工程和绿化育苗基地工程,为昔阳生态环境改善、宜居县城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多层次、多样性、多功能的绿色生态屏障。

位于S45省道旁的大寨镇河南村,成为该项目的受益者。“全村的土地,包括非承包耕地、林地、‘四荒地’等共450亩,全部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太原康培集团做苗木基地和绿化了,租期30年。这样一来,村集体经济壮大了,老百姓有了收入,环境也美化了。”河南村党支部书记王爱军边说边给笔者算账。

“不仅是河南村,项目占地1500余亩,涉及周边的3个乡镇9个村,我们要将土地全部租赁回来进行集中开发,种植苗木,打造全市最大的苗木基地,为生态昔阳作贡献。”乡村振兴廊带康培生态绿化项目现场负责人安江介绍。

昔阳县委副书记、县长侯文亮介绍,乡村振兴廊带康培生态绿化项目打破了户与户、村与村、乡与乡的界限,实现跨区整合一体开发,并按照“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的思路,关联同类工程并联捆绑开发,提升项目吸引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绿化彩化花化财化工程,打造乡村振兴廊带。

据统计,昔阳县乡村振兴廊带康培生态绿化项目流转土地2512亩,治理荒山荒坡2400余亩,仅绿化育苗基地一项每年可为9个村庄分别带来上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其中建都村收入最高、达10.4万元。同时,项目实施可提供临时性工作岗位100余个,完工后提供长期性就业岗位1200余个。

“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是一项系统集成的大战略、大棋局,必须对标攀高、典型引路。昔阳县抓试点探索,按照5种类型对12个乡镇、城区社区系统分类,探索了集中连片、链条开发、修复增值、资产盘活4种模式,建立入市项目库储备项目171个,确保高水平入市、高效益运作、高质量发展。通过改革撬动,已累计引进资金17.4亿元,实现产值3.8亿元,助力集体增收1178.8万元,农民增收486.32万元。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6月25日,昔阳县西寨乡司家沟村山西启新菌业有限公司的蘑菇大棚里,整齐排列的菌棒里长着大大小小的蘑菇云片,工人们正娴熟地采摘下来,有序放入统一的塑料筐中。

“每天能挣到120元,工资10天一结算,从不欠账,大家干得可有劲儿了!”冯玉仙是西寨乡红辿村人,靠种地为生,如今有了这份营生,家里的经济条件总算是有了改善。

随着山西启新菌业有限公司的不断壮大,当地农民得到的实惠也是越来越多。除20户贫困户和公司签订利益联结书,还有80余人在公司就业,日工资110元至180元,比种玉米的效益翻了3倍。村民们在基地上班,挣钱的同时还积累了不少食用菌的种植管理经验,已经有村民计划明年在自己未被承包的土地上发展食用菌种植。

2019年,昔阳县西寨乡推进食用菌园区建设,在乡党委、乡政府和司家沟村的协调下,山西启新菌业有限公司以每亩700元租金租赁了270亩土地,建设食用菌大棚186个,种植平菇、球盖菇,还配套建设了拌料场、冷藏和烘干生产车间。

昔阳县启动“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之后,山西启新菌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道启说:“改革给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原先的186个蘑菇棚现在都循环出菇,今年又流转了集体非承包耕地230亩,新发展了114个蘑菇棚,开发了雪蓉菇新品种。还计划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新增100个农户500亩蘑菇棚。”

昔阳县委副书记李军表示:“为确保‘五地一产’入市改革落地见声、吹糠见米,昔阳县制定了‘五个一批’项目清单,逐项破解制约要素,有效倒逼责任落实,激励担当作为,力争以最大的综合效应、集聚效应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治理优。”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手机黄河新闻网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