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脱贫攻坚工作亮点纷呈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 > 县市动态
榆社县脱贫攻坚工作亮点纷呈
2020-11-17 09:01:48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以六大创新模式为基础 坚持不落一人为原则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程煜媛)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榆社县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在精准施策中改革探索,在因地制宜中创新推进。

以六大创新模式为基础,坚持不落一人为原则,一环扣一环,啃下脱贫“硬骨头”,形成了一系列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好机制、好办法。

创新推出“扶贫项目自助餐”,让贫困群众拥有了更加多元的产业选择权。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让扶贫举措更加精准,榆社县打造了“扶贫项目自助餐”模式,通过“户申请、队帮扶、村提议、乡统筹、县审定”的“自下而上”申报和全县主导产业统筹谋划“自上而下”运作,把产业项目的选择权交到了贫困户手上,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问需于民、精准扶贫。2016年至2019年,榆社县累计实施“扶贫项目自助餐”产业项目1300个,投入扶贫资金4.9亿元,其中2019年扶贫项目数量、资金投入分别比2016年增长了100%、120%,在“双向选择定产业”中实现了群众稳定增收、产业扩规提质的“双赢”。

创新拆旧复垦“放权基层、让利群众”机制,让贫困群众有了更多的收益权。针对拆旧复垦工作中面临的村多、人多、个性化问题多的复杂局面,榆社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拆旧复垦的流程进行了优化再造,由原来的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实施转变为由乡镇组织实施,给予了乡村两级在处理个性问题、推动拆旧复垦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同时,明确要求中标单位必须建立与村集体、贫困户紧密联结的利益机制,确保村集体收入、贫困户劳务收入总和不低于项目标的的5%。拆旧复垦工作中,农民自己拆自己的房、自己垫自己的地、自己挣工程的钱,极大调动了贫困农民的参与热情,提高了乡村两级拆旧复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旧房拆除与土地复垦“两个百分百”目标的实现。

创新打造中医院“医养结合保障中心”,让特困群体有了更加认同的归属感。为有效解决孤寡老人特别是易地搬迁特困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榆社县坚持“医养结合强保障”的理念,坚持搬迁小区与医养结合保障中心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并在全省率先实行医养结合“公建公营”,不仅实现了医养资源的优化配置,还为入住的近百名老人提供了及时便捷的医疗服务。2019年7月份启动运行以来,“医养结合保障中心”运行效果良好,做到了“特困群众在哪里、医疗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让特困群体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这一探索做法,获得了2020年度山西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创新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行,让乡村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为高质量实现“村通客运班车”这一脱贫硬指标,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差距,榆社县投资1800万元,在全省58个贫困县中率先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引进管理先进、实力雄厚的晋中市瑞达公交公司,整合客运资源,统一运营管理,全县的公交车辆由79辆增至114辆,公交线路由18条增至26条,农村公交站点由186个增至222个,构建起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城乡公共交通全覆盖体系,群众满意度由三年前的45%提升至现在的95%。经过这项改革,榆社县不仅实现了行政村通车率100%的目标,一举改变了以往农村交通出行不便的局面,而且随着114台公交车辆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榆社县实现了改善民生与转型发展的双赢。

创新农村环卫市场化运作,让农村环境更加整洁有序。为全面提高农村环境保洁质量,榆社县按照“政企分开、管干分离”的原则,制订出台了《榆社县农村环卫市场化运作实施方案》,实行“政府管理、社会监督、市场化运作”,将全县9个乡镇划分为九大区域,由乡镇自主选择环卫公司进行运作,确保所有行政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为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创造了更加洁美有序的农村环境。

创新社会扶贫模式,让孝善养老成为乡风文明的新风尚。为有效发挥社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榆社县探索实行“孝善养老+爱心超市”新模式,组建了社会扶贫管理服务中心,打造以“爱心超市、项目超市、消费扶贫、孝善养老”为有效载体的“1+4”社会扶贫新模式。以子女行孝尽孝缴付赡养费为抓手,通过爱心超市“兑换爱心积分”,倡导德治为先,树立法治观念,实现村民自治,加快民风村风社风不断改进,形成了“党建引领、政府引导、子女尽孝、社会扶贫”的喜人局面,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蹚出了新路。

[编辑:段瑞]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我要啦免费统计
http://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