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侯园园)今年以来,和顺县义兴镇井玉沟村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化工作,探索实行以党建引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党建网格化工作开展以来,井玉沟村按照要求,在全村划分2个党建网格,同步设置2个党小组、配齐2名党小组组长兼任网格长,走出“自治在‘门口’、德治在‘身边’、法治在‘网上’”的“党建+”治理新路子,打通基层治理“末梢神经”,确保“支部堡垒建在网格、作用发挥落在网格”。首先是党建引领促自治。从健全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一事一议”等方面入手,创新制定紧贴群众、共建共享的党员承诺“红六条”和村民自治“红十条”,规范党员群众言行,引导党员“进网格、亮身份、作表率”,组织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建家园”,凝聚起“党员带头干、群众齐响应”的共治合力。其次是德治润化淳民风。投入50余万元打造了“三治”宣传一条街,将仁孝礼义信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用优秀文化润化村民,引导村民向上向善;成立“道德评议委员会”,依托网格定期开展评星定级活动,大力褒奖善行义举,借“好家风”带动“好村风”,促进“好民风”。目前,全村共评定出“孝老爱亲星”80户、“勤劳致富星”128户、“助人为乐星”45户、“勤俭节约星”65户、“邻里和睦星”192户;十星级文明户10户、9星级20户、8星级35户、7星级64户、6星级75户、5星级覆盖全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悬挂着“道德守礼文明户”牌匾,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感化村民。三是遵纪守法保稳定。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拓宽化解矛盾、排查隐患“新渠道”,在线上,依托“群众大管家”APP,运用“点单-传单-派单-处单-回单-评单”“六单”闭环办理流程,及时排查解决各类问题事项,真正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在线下,建立村公共法律服务室,与县司法局、法院等有关部门“牵手”,开办普法讲堂,广泛开展法制教育;成立矛盾调解委员会,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实现了“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目标。
坚持将“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破题”之举,立足“三地入市”激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以政策红利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用产业效益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是非承包地入市。主动协调农户流转土地30余亩与集体非承包耕地20亩联合成片,利用土地托管经营的模式,采取非承包耕地加承包耕地的办法,将土地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出租给移民村长沟、恋思村建设蔬菜大棚30余座,实现了农户与集体双丰收。二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充分用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把金钥匙,利用城郊村的地域优势对村内两处废弃厂房15亩进行了招商引资,成功联营建起了和居美家具厂和迅达饲料加工厂,年收入6万元,两处闲置建设用地得到了有效利用。三是集体资产入市。多方筹资投资192万元建成了可容纳600吨的蔬菜保鲜库一处,村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为井玉沟村经济发展破解难题,指明方向,也为下一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今年成功申报了省财政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争取到了专项资金1000万元,计划在2021年实施以井玉沟为龙头,引领带动周边移民新村、尧村等村为廊带的清漳湾田园综合示范新区,按照“一心、一轴、三片区”的总体规划,即“一心”是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一轴”是以河道为轴的旅游风景线,“三片区”是生态、采摘、垂钓体验区,民俗避暑生活区,滨水活动游乐区,把井玉沟、移民新村、尧村打造成生态康养休闲之所、山水环绕观光之地,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进入,起到“筑巢引凤”的效果,带动本区域近万人稳定增收,真正实现农业最强、农村最美、农民最富、治理最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