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晋中>图说晋中>
农业更强 农村更美 农民更富——榆社县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综述
2020-12-28 08:00:00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程煜媛)今年以来,榆社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巩固拓展市委四个“二十五条”效应,总结全市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经验做法,坚持以丰富的浊漳河水系为支撑,选择沿河(湖)岸边“三农”条件较好的区域,精心打造浊漳河综合产业、环云竹湖生态旅游、云竹湖三产融合、南屯河传统产业、“泉水河设施蔬菜+有机旱作改造提升”5条乡村振兴示范廊带,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科学提出“平地规模发展、村庄巩固提升、山地综合开发”的发展思路,打造典型、串点成线、辐射扩面、整体推进,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构建乡村振兴基本雏形,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

产业扶贫 夯实乡村振兴支撑

榆社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任务,制定出台了《榆社县扶持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成果实施办法》,围绕主导产业的培育和种养规模的扩张,安排实施扶贫项目101个,预计投入扶贫资金8736.7万元。

截至目前,全县新发展设施蔬菜1000余亩,累计达到1.6万亩;新发展中药材2000余亩,累计达到2.1万亩;谷子种植稳定在3.5万亩左右,特色产业进展情况良好。

特别是在设施蔬菜产业上,目前已销售4.28万吨,总产值达到1.25亿元,彩椒出口俄罗斯成为该县设施农业新品种试验的一大亮点。

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上,榆社县全力打造2个万亩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1万亩玉米深松密植技术、1万亩玉米秸秆还田和深翻技术),建设中药材、火麻、酥梨、玉米4个市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初步建立有机旱作技术体系。

同时,持续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山西省医药集团、北京十四只绵羊、河南即可达、山西五福、天生农牧、青亿农林牧、牧乐嘉、保森公司等龙头企业持续扩张,“四种四养”不断提质增效,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全覆盖的发展格局,促农增收作用明显,为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居环境 改善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在去年投资8000余万元改善村容户貌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榆社县结合全市“爱国卫生季”活动的开展,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压茬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对标市级整治标准和任务要求,按照乡村振兴示范村、公路沿线村、边远村三个标准,将全县169个村划分为10个重点村、136个达标村、23个基本要求村,以台账式管理、清单化整治提升整治成效。

截至目前,全县共整治乱挡62处、乱建19处、乱堆911处、乱倒774处,“爱国卫生季”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同时,重点打造20个样板村,有力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绿化等工作,目前该县各村正在积极实施。

特别是在厕所革命上,榆社县积极推进社城村“通风改良式+大三格化粪池”、邓峪村完全水冲式两种改厕模式,年内预备完成600座改厕任务,目前已完成450座。

此外,榆社县坚持用足用活五县帮扶资金和县级自筹资金,实施完成社城至北马会、邓峪至县城全长59公里通道绿化彩化美化工程,目前已栽种金叶榆、矮樱等各类树种近万株,成为乡村振兴廊带内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深化农村改革 增强乡村振兴动能

榆社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激活农村资源,致力于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采取“试点乡镇先行、其他乡镇同步推进”的办法,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农村资源激活增强乡村振兴发展动力。

在典型引领上,精心打造东庄村企校合作“以地生金”、社城村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村企合一”保值增值、巴掌沟易地搬迁村“集成流转”等一批改革典型,以点带面、探索路径、推动改革。

在项目策划上,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的培育壮大,策划实施了小杜余沟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青亿农林牧“一站七基地”养殖、岚峪乡“畜牧养殖+饲草种植”和中药材种植双万亩工程等一批入市改革项目,吸引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机制创新 提升乡村振兴实效

加强村级治理和改善村风民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今年以来,榆社县把社城村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立足村情实际,探索推行坚持以党建引领促进群众自治、坚持德治润化促进群众参与、坚持以法治保障促进治理有效、坚持以示范带动促进治理提升“四坚持四促进”的党建+网格的治理模式,实现“三基建设”与村级治理深度融合。

同时,把邓峪村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积极推行“庭院善治”模式,采取党员、人大代表、网格长、乡贤、志愿者入网格,党建、服务、三治、政策、实惠进庭院“五入五进”的办法,实现了庭院治、民风善、乡村安。

两个村的实践探索,为该县农村治理能力增强和治理水平提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借鉴经验和做法。同时,榆社县还与妇联合作,积极开展“美丽人家”创建行动,持续改善村风民风,全力倡导农村新风。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手机黄河新闻网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