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晋中>图说晋中>
万众一心谱华章———太谷区2021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侧记
2022-02-07 09:00:00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通讯员 孙泰雁)2021年,第十二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庆祝活动、第七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乡村振兴(太谷)论坛四项重大活动成功举办。

2021年,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成功申报和成功获批。

这,就是撤县设区一年来的太谷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经开区建设后劲十足,工业发展换挡提速,第三产业加速起步。

这,就是充满活力的金太谷,万众一心,锐意进取,凝心聚力,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2021年,太谷区委团结带领32万勤劳勇敢的太谷人民,以建好晋中国家农高区为牵引,大力实施“一二三四五”战略不动摇,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全区上下坚持增实力、促转型,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深度挖掘西部农高区核心区、中部精品城市建设、东部乡村振兴示范区“三大战场”潜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滚动推进“三个一批”,布局实施了总投资559亿元、年度投资125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重点推进了总投资377亿元、年度投资70亿元的41项亮点工程。启动“十百千亿”行动计划,重点推动广誉远、10万吨肉牛全产业链等标杆性强的十亿级企业,形成中医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精密智造装备、文旅康养、现代物流等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储备投资项目千亿级。二是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加快推动省校合作三大基地建设。谋划实施了总投资95.4亿元,年度投资19.3亿元的32个重点项目。重点推进了金铭海盛新型五金制品生产基地、华耐新装备新材料产业智造基地、聚龙工业机械生产基地、三晋碳素碳基新材料产业园“四大产业项目”。聚焦“六新”产业,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引进华为5G+智慧产业园、山西中通高技术有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天津航天科工518所等29个大项目、好项目、优项目。重点培育20家“小升规”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区规上企业增至90户。三是引导玛钢、铸造等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申报省级技改项目6个,申报市级专项引导奖励项目28个。鑫卡耐夫水暖器材有限公司被评为晋中市绿色工厂。大力开展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目前全区90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创新全覆盖,共有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4个。山西凝固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为2021年山西省首批省级新材料产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围绕“六新”实施项目33个,完成投资12亿元。实现传统产业内涵集约式发展、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发展。四是认真落实《晋中市2021年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积极拓展外向型平台经济,努力培育三产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实现商贸服务、房地产服务、文化旅游、体育服务、养老托育服务、教育培训、非营利性服务业提档升级。培育壮大现代物流、特色会展、农产品标准等生产性服务业。

一年来,坚持举招牌、舞龙头,农高区建设取得新进展。锚定“四高地一先行区”目标要求,着力推进了总投资127亿元、年度投资28亿元的21个重点项目。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有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三大省部共建实验室”有序推进;晋药堂中药材种质资源项目投产达效、功能食品加工基地一期完工;山西农谷智慧冷链物流基地、南方黑芝麻系列功能饮品、年产10万吨高档牛肉加工冷链、北方林果苗木繁育基地、智慧农机装备园等标杆项目全面开工;人才服务基地、食用菌产业园、有机菌谷种业创新园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成功承办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晋中分会场)系列活动。8月24日,省校合作智库示范基地挂牌。9月23日至26日,第七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第四届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农民丰收节圆满完成,进一步扩大农高区新型会展经济品牌影响力,提升农高区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擦亮金字招牌。

一年来,坚持盯重点、优机制,激发活力取得新突破。围绕9项标志性、牵引性重大改革,深化农技、农机、农经三支队伍改革;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围绕22项重点改革任务,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管理试点、持有集体资产股份继承和有偿退出试点、农村集体债务化解试点、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家庭农场示范县建设等农业农村重点改革;大力发展平台经济,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创新“管委会+平台公司”市场化运营模式;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争取在全省率先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国家认定。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统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扎实开展“三减一优”行动,所有项目审批时限压减率达到75%。稳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再造审批流程,打造爱心服务驿站。推行“掌上太谷”手机APP,实行业务全程电子化办理,401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整体网上可办率达80%以上。全面推动“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向太谷经开区管委会划转事权事项31项,拟向山西农谷管委会划转事权事项44项。搭建中孟合作、晋台合作、晋深合作等平台,推动更多“特”“优”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年来,坚持抢机遇、扩框架,城市建设取得新面貌。实施总投资11亿元,总里程18公里的城凤仪东街片区综合管网及道路工程、科谷大道北延综合管网及道路改造工程、山西农大铭贤学堂旧址—广誉远道路工程,拉大城市框架,加快都市区一体化发展。108国道综合改造工程、凤景街、南山旅游公路正式通车,“一环七横五纵”交通路网架构进一步完善,城市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实施1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10条小街巷改造和3个棚改项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围绕“大干三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按照“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巩固提升、三年全力冲刺”的实施步骤,以“提升城市品质、规范交通秩序、整治环境卫生、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累计实施荒山造林工程1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19万株。各类通道绿化项目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478万元,推进了总投资1.28亿元、总长44公里的主干道沿线绿化提升改造、增彩补植工程;加快推进1.15万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全区育苗面积达到10.6万亩。通道绿化、彩化总长度达40公里。争取专项债券资金5400万元,完成270余公里森林防火通道建设。

一年来,坚持充内涵、立标杆,乡村振兴取得新局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3万亩以上,产量预计达17万吨。设施蔬菜、苗木花卉、干鲜果业、畜牧养殖四大“主导产业”收入喜人,畜产品综合产量12万吨。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家庭牧场215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75家,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20000亩。改造提升农田果园7000余亩,实施1万亩果树有机肥替代化肥提质增效技术示范项目,建设省级绿色防控与农药减量示范基地,建成两个杂粮有机旱作农业集成技术示范基地,积极创建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县,全区托管面积达3.1万余亩,大北农种养循环项目一期完工投产,东方希望现代化生猪养殖项目投入运营,晋汾白猪产业园主体完工,组建运营生猪产业科技与发展联盟。9个试点村化解农村集体债务214万元;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成立乡村振兴局,选派78名驻村干部、组建20支工作队驻村帮扶,打造北洸乡南张村、北张村等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积极争取了财政部1个亿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27个美丽乡村建设,编制规划已完成,正在加紧建设中。实现乡村振兴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组团建设,集聚发展,当好全省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排头兵;实施总投资5.8亿元、总里程79公里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累计清理“六乱”8千余处、垃圾2万余吨,改造农村户厕3591座,消除交通安全隐患83处,取缔违法占地60亩,农村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获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全国农作物统防统治百强县、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一年来,坚持聚同心,汇合力,社会治理取得新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高标准打造14个智慧平台网络联络站,建设5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岗),基本实现全区人大代表建站全覆盖。突出协商平台建设,用好8个委员之家、6个专委会和智库平台作用。不断创新统战工作,在全区推进“同心”品牌建设,努力构建大统战格局;深入推进平安太谷建设。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打造过硬政法队伍。用好“五长”巡访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排查隐患1880条,治理1804条。反电诈宣传全覆盖,成功预警200余次。加快推进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四大行业领域整治,狠抓社会治安和突出问题整治,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强“全科网格”建设,配备网格员393名,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截至目前,全区实现“三零”达标村136个,达标社区15个,达标企事业单位5401个。

一年来,坚持筑阵地、重引领,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意识形态安全稳定。认真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办法》,开展全区意识形态督查工作,牢牢掌握主阵地。持续开展全年“扫黄打非”“正道”“新风”等专项行动。全区意识形态形势持续向上向好;太谷形象充分展现。全市首家城市智慧书屋投入使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试点的太谷模式已经形成,“码上志愿”成为中央文明办优秀展示案例。截至目前,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农民日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聚焦太谷亮点发布各类新闻报道2033条,其中包括新华社刊发《新时代优秀县委书记风采旱地拼出现代农业高地》、人民网刊发《山西6县市上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王春仙获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申报4家市级、5家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4小时城市书房正式启用。开展送戏下乡65场。晋商文化秧歌剧《广盛号》荣获2020优秀戏剧原创剧本征集评比活动银奖,红色剧目《马定夫》首演成功,长篇小说《底线》获国家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本创作计划资助。

一年来,坚持察民情、惠民生,人民福祉取得新提升。加快推进灾后重建。截至目前,受损房屋272户已全面摸底,确保2022年1月底前受灾农户全部入住安全住房。损毁路段已具备正常出行条件。三个受损水库和损毁河道修复正在推进。抢收抢种、保险理赔全面开展。重点监测110处地质灾害点、11处国省道隐患点、329处乡村道路隐患点,加快启动地灾治理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力做好受灾群众救助工作,用好各级救灾资金和各类捐款1600万元和500万捐物,扎实开展帮扶救助;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城市禁煤区扩大至31.7平方公里,煤改气改造2000户,实现清洁能源改造3001户,启动第三热源厂建设,集中供热面积达930万平方米,优良天数达187天。咸阳河、乌马河治理顺利推进,南山水库主体基本完成,地表水断面水质成功退出劣Ⅴ类。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区利用加快推进,全区土壤安全优良。中央环保督察移交15件举报问题全部整改。对太谷恒达煤气化有限公司的环境违法问题,予以高限处罚,关停了30万吨2#焦炉,压减恒达公司50万吨焦化产能;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基础性战略工程,城镇新增就业2858人,完成培训4292人。挂牌成立25个学科(名师)工作室。推进太谷中学教育集团化改革,太(金)谷中学迁建工程主体完工。加快推进新建南关小学、二幼总园建设项目,恒达中学扩建、太谷三幼新园、北城幼儿园项目完、全区高考成绩喜获丰收,万人达线率连续二十年稳居全市第一。疫情防控慎始如终,已完成接种53万剂。民医院新建住院楼投入运行,中医院门急诊住院综合楼项目完成立项。全民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成,组建63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86.5%。城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85%,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手机黄河新闻网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