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
平遥纱阁戏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邵悦文和弟子正在绘制图画
灵石泥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福年传授技艺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资源丰厚的非遗大市,晋中市近年来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抓好传承与保护工作,同时,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非遗保护利用新路径,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加强文旅融合 在景区彰显非遗魅力
琉璃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开宝为参加研学的学生讲解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薛晓东在教授徒弟裱布刮灰技艺
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晋中市各大景区能看到精彩的非遗表演、非遗技艺,能买到精致的非遗纪念品,非遗文化已成为景区景点的“卖点”和吸引物。
将非遗项目体验编入旅游线路,开展非遗体验研学,利用旅游市场激活非遗,传播非遗文化。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的工艺美术实践车间已成为游客的一个参观点,这里不仅能看到精美的推光漆器,还能了解到推光漆器的制作过程。在榆次工业园区内的老西醋博园,既可以体验传统手工作坊,也可以参观现代化生产线,一阵醋香飘来,这是千年农耕文明的味道。
以非遗为牵引的节庆旅游品牌已经打响。在左权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景区,左权民歌、小花戏形式多样的展演让景区更具有了亲和力。和顺牛郎织女传说吸引着游客来这里寻找美丽传说的原码。
开展非遗扶贫 非遗传承促进乡村振兴
和顺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白巧英在讲解刺绣作品
左权布艺虎工艺传承人李爱萍和学员们进行交流
近年来,晋中市立足本土特色,突出地域文化,为全市非遗项目传承人成立小微企业,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等形式,为当地民众谋生致富提供新的路径和就业岗位。
灵石县灵尚绣品公司在面向市场产业化的过程中,与高校设计人员合作,生产出受当代人欢迎的刺绣用品,如发饰、项链、车钥匙链、胸针、微小刺绣摆件、书签等,将非遗产品与市场营销紧密结合,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左权布老虎本是民间妇女做给幼儿的玩伴,如今已成为当地妇女脱贫致富的一项产业。在非遗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李爱萍与当地一大批女性不断琢磨布老虎造型并研究市场,近年来,原创青花瓷色布老虎、各种大小不一的布老虎,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非遗进学校 传承有活力
左权布艺虎工艺传承人李爱萍和学员们进行交流
有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才有活力,晋中市将非遗引入一些中小学校课堂,同时与高校合作,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研究,使非遗传承活力大增。
一些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将非遗引入课堂,如晋中学院以非遗研究带动本校非遗正规教育的展开,该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非遗课程模块,在相关专业开设了形意拳、祁太秧歌、左权小花戏等晋中非遗课程,面向全校开设了晋中刺绣非遗公选课。聘请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大师进校园担任特聘教授,参与非遗课堂教学,并成立非遗大师艺术工作室。邀请非遗大师定期来校讲学,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美术系聘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担任校非遗传统工艺特聘教授,建立了平遥推光漆器大师工作室;音乐系聘请“羊倌歌王”石占明、“小花戏泰斗”李明珍、“开花调歌后”刘改鱼担任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特聘教授,建立了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大师传承工作室。
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来学校讲学,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学生可以在校园选修研学非遗各项技能。传承人通过以师带徒的方式对青年教师和大学生进行手把手传授,为大学生展示晋中民间艺术的魅力,促进非遗项目在师生中的传承。
在基础教育阶段,左权县将小花戏、寿阳县将爱社以操课形式引入当地中小学课间活动。
非遗融入生活 用传统技艺表现当代内容
平遥推光漆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薛生金传授技艺
平遥推光漆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薛生金传授技艺
植根群众沃土,非遗保护才更有张力,无论是非遗技艺还是文化表演,让越来越多的非遗融入生活,是晋中市开展非遗工作的重点。
在传统音乐与戏剧方面,对主题题材、歌词、曲调进行创新性重组、提炼、重编或直接选取现代音乐乐曲,运用传统音乐表现技艺演奏或演唱出来。晋中民间音乐艺人在丧葬婚庆服务中,不仅表演晋中传统八音会、晋剧经典唱段,还用二胡、唢呐演奏大量流行音乐。
而晋剧、祁太秧歌等传统戏剧团体则新编剧本,推出新剧情、唱词,用传统唱腔进行表演。祁太秧歌新编剧本主要是艺人们自创自演,在民间演出,由于缺少传媒关注而社会知名度较低。相比之下,近年来涌现出的许多新编晋剧引起了广泛关注。
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晋中市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下一步工作中,晋中市将依托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整理,让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 (晋中日报 记者 张春玲 通讯员 成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