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晋中>图说晋中>
榆次区新农人的十年:携梦想奔赴田园
2022-09-19 09:00:00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晋中林果丰种养专业合作社核桃园

山西这十年,329万名贫困群众摘掉了穷帽子,黄土高原上的广袤乡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图景。视野广阔、懂知识、善经营的新农人饱含着对土地的深情,携梦想奔赴田园。在晋中市榆次区,他们开启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2012年,投身互联网创业的“海归”程子昂在父辈的影响下开始关注农业。到2022年,恰好是第十个年头。

从关注农业到返乡创业,十年间,程子昂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成立晋中林果丰种养专业合作社,自主选育“林核1号”核桃品种,获得多个国家级专业奖项,在国内多地进行引种试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成为脱贫攻坚道路上的“引路人”。

“不能单打独斗,要抱团发展!”2018年,在晋中市、榆次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程子昂率先发起成立全国第一个青年农民联合会——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搭建起青年职业农民沟通联络的桥梁,并与欧盟青年农民联合会等国际青年农民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大帮小、小推大、老帮青、青助老”的运作办法进一步激活了新农人的市场意识,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的会员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整体年销售额达到5.3亿元。

程子昂正在林间查看核桃长势

因农而聚,矢志兴农。区别于传统小农经济的组织方式让“新农人”成为“兴农人”。程子昂坚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在黄土地上扎根梦想。

苹果经纪人书写别样“田园诗”

2014年,武祝琴放弃了“漂”在一线城市,回到家乡成为苹果经纪人。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她成长为新农人队伍里的“领头雁”。

如今,武祝琴注册了地理标志“榆次苹果”,建成了“榆次苹果国家级标准化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建起了农旅融合路上的共享农庄,靠着电商直播,让“榆次苹果”着实火了一把。

榆次苹果

通过严格把关种植过程,提升苹果果品质量,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创新开展果树私人订制。原本收购价2元一斤的苹果,身价翻番。武祝琴一步一步带着村里的老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青山绿树、鸟语花香,武祝琴在山野间“雕刻”了“诗与远方”。

清清苹果共享农庄一角

清清苹果共享农庄包括私人定制直播培训基地、现代化设施农业示范项目、现代农学科普教育研学基地、休闲农场特色体验、网红打卡特色餐饮五个板块,含有15个特色研学休闲体验项目。运营伊始就成为榆次区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独树一帜的经营理念,彰显着武祝琴多年打拼沉淀下来的眼界和市场意识。苹果经纪人书写了别样“田园诗”。

武祝琴通过直播售卖苹果

苹果很甜,新农人很“潮”,武祝琴要自己筑梦。“我想带出农民电商队伍,打造更加专业化、正规化的乡村电商发展模式,帮大家致富!”她热切地期盼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期盼着乡村振兴路上更多的好政策。

“带头人”播种新“硒”望

郝卫芳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由城市白领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是功能农业领域的青年“带头人”。她紧盯功能农业发展趋势,创新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把工夫花在研究富硒黑小米上,探索出了“富硒生物营养强化+粉垄深松+渗水地膜穴播”的技术路径,并尝试推广针对谷子地的“订单托管”农业模式,让种植户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郝卫芳经营的谷子基地正在进行渗水地膜穴播

“我73岁了,间苗、除草、种谷,力气有些跟不上了。”张二毛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望着播种机驶过田垄,他喜笑颜开,“原来一亩地产谷子400多斤,现在能产800多斤。”

“订单就是和农民签订合同,提前预订产量,有保底价格,能够保证农民的基本收入。”郝卫芳说,“托管就是农民出土地,我们出技术,统一农资、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变分散的农户为集中连片土地,形成机械化、现代化、流程化、标准化的工作模式。”

郝卫芳向晋中市介休市龙凤镇考察团推介“订单托管农业”发展模式

2022年春天,郝卫芳的“订单托管”农业模式已经在晋中市介休市龙凤镇得到推广。“硒”望的田野上,万物勃发,茁壮生长。农业“带头人”创新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又一次在黄土高原上播种新“硒”望。她有信心,谷子托管能逐步走向规模化,“订单托管”农业模式在山西有机旱作农业中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榆次区北田镇富硒黑小米种植基地

田野上的青春之歌越唱越嘹亮。新农人最耀眼的不是他们做出的成绩,而是知识带来的底气。从低效的传统农业到转型现代农业,他们见证了山西这十年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历程。这些怀揣梦想的青年人依靠智慧和汗水在黄土旱塬上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将与时代之伟力汇聚,共同绘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画卷。(郝赫)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手机黄河新闻网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