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太行女杰黄君珏烈士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 > 人文教育
追忆太行女杰黄君珏烈士
2020-04-09 11:27:56    来源:新华网 中新网

黄君珏

黄君珏,原名黄维祐(1912—1942),湖南湘潭人,1927年,年仅15岁的君珏就参加了革命工作。1927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长沙从事妇女工作。马日事变后,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她离开长沙,只身来到上海,转入上海中学学习,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后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被选为学生会委员,曾组织领导复旦学生到南京请愿和营救被捕学生的运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黄君珏15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长沙做妇女工作。1927年“马日事变”后,白色恐怖日益严重,黄君珏被迫离开长沙,夜渡洞庭湖,只身来到上海,考进启秀女中学习。半年后,转入上海中学,边学习,边从事革命工作。1929年,黄君珏中学毕业后,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30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黄君珏的父亲黄友郢,当时任南京财政部机要秘书,是财政部长孔祥熙的亲信,黄君珏的几个舅父,也都是国民政府中的较有地位的人物。黄君珏利用亲属关系,收集各种情报,传递给组织。

1933年6月,黄君珏大学毕业,到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会计司任科员。12月,经中共地下党员刘思慕介绍,参加远东情报局工作。远东情报局是第三国际派驻上海的秘密情报机构,主要搜集国民党政府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等方面的机密、绝密情报,并将其中有关中国的情报转交给中共中央。为便于联系,第二年,黄君珏回到上海至交通大学研究院工作,同时在复旦附中兼职任教。黄君珏起初担任刘思慕的交通员,在严酷的斗争中她得到锻炼,逐渐成熟起来,她机智勇敢,胆大细心,工作卓有成效,成为一个老练的地下工作者,受到情报局领导人华尔顿的信任和器重,让她承担更重要的工作。

1935年夏,由于叛徒出卖,华尔顿等远东情报局不少同志被抓,刘思慕夫妇也有被捕的危险,情况十分危急。黄君珏凭着高度的警惕性,察觉到了危险,她当机立断,巧妙安排,使刘思慕夫妇安然脱险。

不久,黄君珏在南京被捕,同为远东情报局服务的蒋浚瑜也在武汉被铺。国民党为查证蒋浚瑜是否为情报局人员,8月,将黄君珏押解到武汉法庭同蒋浚瑜对质。为保护战友,黄君珏镇定自若,竭力为蒋开脱,承认她只利用蒋的通讯地址传送了信件,不承认蒋有组织关系,蒋浚瑜因而获释,黄君珏被判处7年徒刑。黄君珏冒险解救战友,使同志们成功脱险而自己身陷囹圄,她这种不顾个人安危,尽力维护革命事业和同志安全的精神,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黄君珏由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保释出狱,被派到长沙,担任湖南妇女难民工厂经理。在她的领导下,工厂收容了许多流亡妇女,把她们组织起来,使她们不仅获得温饱和相对安定的生活,还能以自己的劳动为抗战作一份贡献,工厂办得有声有色。不久,因远东情报局案坐牢的王默磐也被保释出狱,来到长沙,两人遂结为伴侣。

1939年,根据党的安排,黄君珏随爱人王默磬到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先后在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华北《新华日报》社任总会计兼管委会秘书主任等职。1942年华北新华书店成立,兼任审计室主任,为华北新华书店起草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和经济核算制度。为了便于工作,她将出生才三天的独生子送到老乡家寄养,从此孩子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

1942年5月,日军对我太行根据地发动了残酷的大“扫荡”,华北新华日报社也陷入敌人重重包围之中。为了缩小目标、减少牺牲,报社工作人员化整为零,分散隐蔽,分散活动。黄君珏同志和报社部分同志隐蔽在太行山巅的庄子岭(今河北涉县和山西左权交界一带)。

6月2日,敌人包围了庄子岭进行搜索,黄君珏同志和王健、韩瑞隐蔽的山洞被敌人发现,凶残的日军在洞口点燃柴草,在生死关头,黄君珏抱定宁死不当俘虏的决心,冲出洞外,然后飞步来到崖边,纵身跳下,壮烈牺牲,年仅30岁。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编辑:李宏]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我要啦免费统计
http://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