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 (卢煜)发展产业扶贫项目,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青城镇青城村与晋中市交警支队驻青城村帮扶工作队紧紧围绕“产业带动就业”的思路,发挥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基础优势,通过政府政策、资金扶持、技术帮扶等方式,用大棚菌菇种植产业走出了一条适合贫困户的产业扶贫之路,全力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走进青城村的菌菇大棚,放眼望去,一排排菌菇排列得整整齐齐,犹如一把把撑开的“小伞”,甚是可爱。技术人员正在对冯忠鱼、赵根籽等几个村民进行技术培训。
“棒子(菌棒)集中了以后,你给它动一下,给它挪一挪,如果要是不动它的话,香菇长出来以后,一挤住,菇形不好,卖不出价,预防这些棒子都挤住,把它动一下,不要叫它挤住了,再一个这个蘑,不要把蘑揪掉。”简短的培训后,村民们开始了香菇采摘工作。冯忠鱼是青城村的贫困户,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是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得知村里的菌菇种植基地需要用工,她就来这里务工,以此获得额外的收入。
“这里离家也挺近,我是打工的想来这里挣一份钱,这营生也不赖,挺好的,又能顾家,又能挣钱,一篓篓是6块钱,人家这是计件挣钱,一天能挣100左右。”青城镇青城村村民冯忠鱼 说道。
这批菌棒共有32万棒,从去年12月开始出菇,预计可出菇45万斤。青城村是典型的纯农业村,为了发展产业,晋中市交警支队驻青城村帮扶工作队积极为贫困户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寻找就业渠道,经过多次考察并与相关扶贫部门探讨与沟通后,形成发展菌菇产业的共识。青城村于2019年6月引进山西易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共有30个菌菇大棚和6个发菌棚,从菌棒生产、发菌、上架进棚一直到出菇,都需要大量用工,让一大批农村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梦想。
“我们这边就是常用工固定的话就是大概6、7个人,经常性用工的话一般工地上,整体是15、16个。季节性用工就比如说我们在大批量生产的时候,包括做菌棒,那个生产季节的时候,我们一般当地的用工能达到40、50个,因为整批量生产的时候用工比较多,工人在我们工地上的收入,一般是男工100一天,女工是80一天。我们从去年6月份开始,到目前为止,差不多就一年了,整个用工下来就是在青城这一块,整体工资发放在57万左右。”山西易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方潇诚 告诉记者。
据青城镇青城村党支部书记赵增义介绍, 晋中市交警支队帮助该村建了30个大棚,承包给山西易科农业公司,每年收租金村集体收入15万元,村里贫困户有40多人到这里打工,每人每年能收入一万二左右。
这样不仅就近解决未就业劳动力就近务工,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让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生活更加富裕起来,还为当地的贫困户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企业也给贫困户带去了经济收入,村集体还有租金收入,形成互利共赢的模式,同时,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投资风险,更解决了技术、管理等难题,充分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也为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