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李晓婷 任帅)在和顺县平松乡瓦房村铭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晾晒车间内,新鲜的粉条在阳光的照耀下透射出晶莹的光芒。隔壁的包装车间里,几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将晾晒好的粉条称斤、装袋、封口,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今年50岁的孙秀萍是瓦房村村民,因缺技术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直以种地为生。自从村里成立了粉条加工厂,孙秀萍种的土豆不仅销路不愁,自己在家门口还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现在有了这厂子,种下土豆也不愁卖了,也有了销路了,闲暇时间还能打点工,一天能挣个六七十元钱,收入也提高了。这要感谢国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的帮扶。” 村民孙秀萍高兴地说。
小土豆做响大文章,小粉条做成大产业。瓦房村依靠马铃薯做大粉条加工产业,不仅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更使得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有了新奔头。然而在过去,这里却是一个产业结构单一的贫困小山村,受地理气候所限,全村以种、养殖业为主,且80%为50岁以上老人。2017年,国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来村里帮扶,他们从群众最期盼、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确立产业扶贫思路,帮助村里建起粉条加工厂,走出了一条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新路子。
据国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驻瓦房村工作队队长杨青峰介绍:“经过实地考察,建立起这个粉条加工厂,当年单位投资20多万元,初步建成加工厂,当年生产一万余斤,毛利润是13万多点,第二年申请扶贫资金60万元,扩大了厂区建设,当年生产粉条三万余斤,毛利是26万多,2019年再次扩大新建厂子,通过与个体老板协商,又申请贷款60余万元,成立了铭焜食品有限公司,产量又翻了一番。”
在国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的帮扶下,如今,铭焜公司生产基地面积达到 2000多平米,拥有行业最先进的现代化生产设备,一应俱全的配套加工设备、国内顶尖技术含量的生产线,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自动化生产,产量每天可达到1000斤,不仅有力拉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链条,带动周边600余户农户种植土豆的积极性,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全村74户贫困户213口人实现分红,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定点帮扶,好戏连台。脱贫攻坚即将圆满收官,但国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的帮扶却没有终点。如今,瓦房村已按下增收致富的“加速键”,村里到处是村民洋溢着幸福的笑脸,“粉足三晋”已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中的一张靓丽“名片”,全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越来越足。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之用。国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自从结对帮扶平松乡瓦房村以来,立足村情实际、资源禀赋,探索扶贫模式,将村民种植土豆转化为发展优势,成立粉条工厂,建立“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条产业帮扶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