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晋中市经济延续恢复态势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 > 财经
11月晋中市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2020-12-24 10:18:02    来源:晋中日报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晋中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1月,晋中市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加强查漏补缺和提升长板。12月18日晋中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市经济在上月基础上继续向好发展。

继续回升:工业经济 服务业生产

我市工业生产继续回升,精准高效服务企业,力促企业达产稳产,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增速较1至10月提升0.4个百分点。九大主导行业中,煤炭、炼焦、冶金、电力、建材、食品六大行业保持增长,合计正拉动工业6.5个百分点,其中,涨幅最大的煤炭行业累计增长8.9%,正拉动工业5.4个百分点。

规上服务业累计降幅加快收窄。强化指导和服务,力推服务业恢复稳定发展,1至10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降幅较前三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收窄3.6个、12.1个百分点,呈逐步回暖态势。其中,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业营业收入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降幅均较前三季度收窄4.5个百分点。

良好态势:投资增长 消费活跃

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这是坚持“项目为王”,持续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的成效。1至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连续两月保持在10%以上。三次产业投资同步增长,一产投资、二产投资和三产投资分别增长21.6%、20.1%和4.7%。房地产投资在上月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好转,同比增长3.8%。短板领域投资继续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6%,工业技改投资由负转正,增长2.6%。

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年内首次转正。“寻味晋中”“晋情来消费”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带动效应持续显现,1至11月,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较1至10月提高1.6个百分点,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22个商品类值中,有15个类值实现正增长,其中,占比较大的食品、服装两大类分别增长26.4%和10.6%,带动零售额回升明显。

积极进展:外贸运行 外资利用

我市积极应对国际疫情和贸易摩擦对外贸经济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畅通外贸渠道,发展外向型经济,货物出口保持平稳。截至目前,我市新增外贸市场主体14户。1至11月,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7.9亿元,同比下降5.4%。其中,出口总额14.9亿元,同比下降5%,与上月基本持平。

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牢牢把握疫情后的新契机,加大稳外资力度,持续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1至11月,全市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8户,合同利用外资0.2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持续改善:疫情影响较大领域

今年以来,我市汽车石油零售持续改善。汽车石油零售是我市零售市场的重要支撑之一。近两年汽车市场由增量发展转向存量竞争,市场竞争激烈,加上疫情影响,汽车石油类零售降幅较大。面对这一情况,市委、市政府多方努力,推动汽车石油消费加快好转。1至11月,全市汽车和石油零售降幅均较前三季度和上半年明显收窄。

餐饮住宿业持续回升。今年受疫情影响,住宿餐饮大面积不景气,二季度开始逐步好转,持续改善,1至11月,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降幅分别较1至10月收窄6.4个和5.1个百分点。

文化旅游业持续复苏。在系列促销活动的带动下,我市旅游市场与全省同步复苏,11月,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基本恢复至上年同期的七成,1至11月,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降幅分别较1至9月收窄3.3个和2.6个百分点,恢复程度与全省基本持平。1至10月,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降幅较1至9月收窄8.4个百分点。

加速释放:经济发展韧性活力

先行指标不断回升。从用电量看,11月份,我市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2%,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1%,单月保持较好增势,累计用电量基本恢复至上年水平。从价格看,截至2020年12月14日,中国太原煤炭综合交易价格指数为132.07点,环比上涨0.98%,煤炭价格总体处于缓慢上升阶段。

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民众创业热情不减,1至11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0289户,较前三季度增加6416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1517户、个体28264户、合作社508户。达规入统企业持续增加,今年月度和第一批年度拟入统计调查库的“四上”企业数量已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财政金融运行稳健。财政收支保持平稳,1至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2.8%,降幅持续收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7.0%,其中,民生支出增长9.6%。金融业增势良好,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0.2%和11.6%,增速分别较前三季度提升0.9个和2.2个百分点。

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动力

制造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制造业投资是我市项目建设的主抓手,1至11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1%,在上月大幅提升的基础上本月继续增长。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力进一步增强。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疫情下孕育新契机,今年部分服务业受创严重,但互联网、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较好,1至10月,全市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5%,租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2%,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1%。

开发区建设如火如荼。“1+10”联合体是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今年以来,全市各开发区分工合作、差异竞争,取得明显成效。1至11月,全市9个工业类开发区投资合计增长11.5%,左权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投资增长17.7%,太谷农高区投资增长32.3%,均高于全市和全省投资平均水平。

总体看,尽管我市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但部分领域与全省水平、与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下一步,全市上下需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采取有力措施促进重点行业领域有效复苏,力争全年经济增长与全省保持同步。(张彩琴)

[编辑:梁美萍]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我要啦免费统计
http://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