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侯园园)和顺县紧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人、治、物、效”,抓“头雁”带班子、抓改革建机制、抓投入强保障、抓减负重落实,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工作。
聚力选“人”提能,“一条链”推进党员干部队伍优化提升。强组织凝核心,充分利用“三晋先锋APP”、“党建之声”广播专栏等阵地,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相关政策;及时跟进合并行政村组织设置,成立行政村党委3个、党总支47个、党支部126个;全县176个行政村中实现“一肩挑”村160个,占比91%,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班子聚合力,全县10个乡镇分别组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站,配备17名乡镇事业副科干部;从省市“蹲苗计划”选派2名处级干部到乡镇工作,县级选派1名科级干部到乡镇工作,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强“头雁”带队伍,选派30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常态化抓好村“两委”干部县级联审,对全县176个行政村、7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完成县级备案管理,进一步配强“带头人”队伍;先后举办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和新上任乡村干部专题培训、农村“领头雁”培训等,实施“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强管理抓党员,通过开展“三亮三比”、推行党员“红六条”等,鼓励党员带头创办领办产业项目,着力培养党员致富带头群体;下拨党员培训经费51.036万元,分期分批集中培训党员,做好19个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党员发展工作,提升党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聚力强“治”固本,“一盘棋”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晋位升级。抓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各党支部编印《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以此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县示范型党组织293个、占比61.8%,达标型党组织474个、占比100%。抓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严格落实“4个1”工作举措,逐村走访调研,把脉问诊,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5个;结合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按照“一村一策”全面推进整顿工作,调整村党组织书记14名、村委主任5名,全部完成整顿提升。抓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出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制度》,明确6大主体22项制度,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创新实行“党建带工建”、易地扶贫搬迁小区“一方隶属、双重管理”等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动能;推行驻村帮扶积分制管理考核,建立科级干部脱贫攻坚纪实档案,细化量化帮扶成效;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选任干部,2018年以来提拔重用脱贫攻坚实绩突出干部95人;五年来为县派工作队发放工作经费和生活补贴874.4万元,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36.93万元。
聚力增“物”夯基,“一股劲”推进产业发展与基础保障“双提升”。统筹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盘活资产、开发资源、兴建物业等多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2020年12月底,5万元以上村164个、占比93.2%,10万元以上村141个、占比80.1%,50万元以上村40个、占比22.7%。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保障,村“两委”主干人均报酬每年21600元,报账员人均报酬每年17300元;13名乡镇党委兼职委员人均报酬每年41178元;为29名连续任职20年以上和累计任职25年以上的在职村“两委”主干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加强农村干部管理考核,对评为2019年度市级优秀乡镇主干1人表彰2万元,优秀村主干5人每人表彰1万元,10个标杆村党组织,每村奖励10万元。
聚力优“效”压责,“一竿子”推进各项任务指标落地落细。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担当,制定《和顺县基层党建全域提质提速提效考核办法》,分类分层分阶段对各领域党组织实行百分制考核,以考核抓落实、以绩效促质效。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13名县委常委、2名人大、政协正职确定15个工作相对薄弱、问题相对集中的党支部为联系点;15个党(工)委所属班子成员分领域建立160个党支部工作联系点,主动靠前指导工作,帮助基层纾困解难。紧扣指标体系,项目管理推进,制定下发《关于创建全省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达标县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指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凝聚工作合力,强化责任担当,项目化推进各项指标任务落实落地落到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