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眭晓佳)近年来,昔阳县赵壁乡川口村紧紧围绕“状元故里 魅力川口”的发展定位,实施环境整治,改善民生事业,扶持产业发展,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全村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赵壁乡川口村位于县道留马线和界李线交汇处,交通条件便利,村子历史悠久,是金代状元杨云翼故乡,村内有金代状元杨云翼祠堂和国家级文物离相寺。村域总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60户1301人,耕地面积2470亩,以玉米种植为主,是典型的纯农业村。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脱贫攻坚以来,川口村两委在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确定了肉鸡、生猪、光伏、富硒小米等多种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思路,党员干部带头先行,产业发展有声有色。
“川口村肉鸡产业已经发展了8个棚,年出栏达到50万只,产值一年达到100多万。”2018年村委主任王晨亮带头,创办鑫农源养殖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投资300万元在村西发展肉鸡养殖项目,吸收贫困户入股35户,每年可带动贫困户增收2000元。
村民王开胜乐呵呵地说:“这个鸡棚挺不错,我在信用社贷了十万元钱投进来,干活挣工资,年底还能分红。”
2017年川口村党支部抓住光伏扶贫机遇,在村西北部山区建成光伏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实现光伏发电分配收益8万多元,实现集体经济稳定增收。2019年村两委主干在认真考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全村发展富硒小米种植,村集体免费提供硒肥50袋,由党员带头试种富硒小米50多亩,助推全村特色产业发展。
为拓宽产业发展渠道,2020年,村两委立足村情,与大象集团合作投资成立佰亿农牧肉猪养殖合作社,年可出栏肉猪4000头。另外,充分利用组织部拨付的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60万元投资建设现代化全自动肉鸡养殖大棚,并对外承租,每年增加村集体收益4.5万元。
“在扶贫工作队的共同帮扶下,利用我多年来的养猪经验,开始建起了猪场,年底能够出200多头生猪,碰上这几年的市场行情也好,一年能挣20多万元。”村民杨艮福说道。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资源和宝贵财富。这几年,川口村党支部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动员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民生事业发展和村庄综合治理,全村基本实现了绿化、硬化、净化、美化、亮化,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在党支部和村委的带领下,川口村这几年的变化挺大,绿化了公园,整整齐齐,特别好。”村民张来文表示。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内涵。根据全村历史文化特点,川口村党支部进一步明确了“状元故里 魅力川口”的发展新定位,先后修复杨云翼宗祠,修建状元文化展示厅,布置传统文化墙1600平米,建成党建文化街1条,开展十个一和五好五示范文明创建活动,全力培育文明村风、良好家风、和谐民风。
川口村党支部书记杨勇表示,川口村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始终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建设,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