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张婷婷 马进)全市“五地一产”入市改革铺开以来,昔阳县皋落镇立足资源禀赋实际,牢牢牵住项目发展“牛鼻子”,用好“金钥匙”,做实“三篇文章”,高点定标,强力推进,积极打好改革“主动仗”。
做好“改革+生态旅游”文章,稳固特色旅游产业。坚持把特色旅游作为全镇产业发展重要支撑,动员农经站、土地所等涉农服务部门积极参与,组织协调做好旅游产业预留地、面积规划等筹备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服务。目前,旅游产业占用荒山荒坡和林地达7000多亩,瓮山、黄庵垴风景区已初具规模。今年,乡村两级统筹将农户土地、集体非承包耕地、荒山荒坡和林地有机整合在一起,连片开发经营,重点实施了碧霞观生态观光旅游开发项目,打造集种植、养殖、餐饮、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生态田园体,每年可向村集体分红7万余元,带动村民人均可增收2000元左右。
做好“改革+现代农业”文章,培植多元产业格局。立足镇村实情和现有产业优势,在南庄村利用林地101亩和集体非承包地21亩,引进昔阳县邦泰养殖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用于发展生猪养殖,现已全面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出栏12000头商品猪,年收益可达360万元,村集体可收入5万元。同时可带动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月工资可达3000元左右。引导合作社和农户创新集成思路,综合利用各类地块,发展苹果种植、蔬菜大棚、平菇种植、小杂粮加工等产业,在产业建设方面培植形成多元化格局。
做好“改革+农工互补”文章,探索新型产业发展。在寨背村和南庄村,引进企业租用林地和四荒地100多亩,投资1.2亿元用于修建厂房,进行来料加工销售,可为村集体带来租金收入,还可以吸收50多人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同时,利用皋落镇山高地广,光照时间长,谋划在高山中药材种植和引进光伏等新型特色产业上下功夫。通过引进市场主体,采取“企业+大户+农户”的模式和“企业+农户”的模式,在公路沿线村先行先试,不断拓宽特色产业领域,促进农民依托产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