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卢煜)每个时代,都有勇立潮头、敢于中流击水的创业先锋。每个行业,都有甘于平淡、坚守岗位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在和顺县有这样一位创业者,他由一个推着小平车走街串巷的蔬菜商贩,发展到一个拥有种植专业合作社、能为周边村民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的农业企业带头人,在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姬秀鹏敢想、敢干、敢拼,用十多年的奋力拼搏,开启了创业致富的梦想。
盛夏时节农事忙。近日,走进秀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朵朵平菇破膜而出,撑起小伞,娇嫩新鲜,姬秀鹏正在给工人们讲解采摘和摆放平菇的注意事项。
据了解到,姬秀鹏和爱人在多年的蔬菜批发中,偶然接触到食用菌种植这一行业,萌生了返乡自主创业的念头。
姬秀鹏一开始是卖菜的,在卖菜的过程中发现食用菌行业挺赚钱的,于是在2012年8月份,有了种植食用菌这个想法。随后在九京村建起食用菌,并成立秀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一年紧张的建设,合作社初步建起了10座温室大棚、工作室、制菌室等。由于第一次接触食用菌种植这个行业,姬秀鹏在学习种植基础知识的同时,只能靠自己反复尝试,不断摸索,失败了再来,一遍又一遍,最终真正熟练地掌握了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再加上当时市场形势不错,蘑菇出产的第一年,姬秀鹏夫妻俩就挣到18万元,拿到了用汗水和勇气换来的“第一桶金”。与此同时,10个大棚还雇佣了40余名周边村民务工,带动周边村民不出远门就能就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姬秀鹏毫不吝啬自己的技术,在发展合作社的同时还带动10余户村民自建大棚种植香菇,对他们进行免费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发展到今天,咱带动的人不少,有易地搬迁的,有青城扶贫的,还有小董坪,还有周围的四五家都是看这个香菇行业挣钱,都进来了。不过这个行业挺好,第一咱自己能受益,第二周边的都能过来打工,今年女工(一天)挣70,男工(一天)挣100,常年用工要达到40到50人,每人每月平均工资都在2000以上。”姬秀鹏告诉记者。
生活总是善待努力的人。合作社投产几年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在原有10座大棚的基础上新建了5座大棚,并对园区道路进行硬化,同时修建了冷库、厂棚等设施。2017年,合作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东北引进液体菌种技术栽培平菇、香菇、猴头菇,试验成功后全部投产,效益显著。与此同时,秀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7年注册了无公害产品认证,并通过了国家良好农业示范基地和有机产品认证。2018年,合作社注册了九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办理九恋源商标,姬秀鹏更被县总工会授予“和顺工匠”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