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高标准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实效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时政新闻
晋中市高标准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实效
2021-09-06 10:02:48    来源:晋中日报

聚焦“急难愁盼” 提升民生福祉

“拥堵消失了,出行方便了,心情舒畅了!”看着秩序井然的道路,家住市城区龙湖国际小区的马先生笑了。

笑从何来?来自我市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通过重新施划停车位,有效缓解家门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真正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事的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站位 远谋划

周密部署促实事实办

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高标定位、高点谋划、高质推动;组织各类碰头会、协调会、推进会,研判形势任务,统筹推进落实……

我市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 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落脚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抓在手上,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制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心系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蹚新路”主题,形成“聚焦两大行动、建立四项机制”工作思路和举措,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联系点制度,确保全市实践活动开局好、目标清、载体明、内容实、责任紧、氛围浓、效果好,形成了一体化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的强大合力。

问需求 寻症结

“问题清单”变“履职清单”

“用水太紧张了,生活用水都有点困难,庄稼灌溉更是无法保障。”日前,市史志研究室领导带队深入榆次区郭家堡乡北合流村时,村民们纷纷反映吃水难、用水难。经调研发现,是由于该村水泵年久失修、多处漏水、储水量小、出水量不大所导致的。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史志研究室把解决该村吃水难、用水难问题列入办实事清单,积极着手联系市、区水利部门,通过沟通协调,给北合流村配备了一台大型潜水泵,成功解决了1500余名群众吃水难、灌溉难的问题,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深入群众,问需于民,把准群众关切,才能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我市坚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第一步。市委常委发挥“头雁效应”,带头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实地调研走访,深入田间地头,敲开百姓家门,记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四个带头”深入基层一线,梳理查摆问题,同步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台账》《心系群众办实事解民忧清单》《转型发展解难题开新局清单》《民生项目工作任务清单》“一台账三清单”,把“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目前,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两轮“察民情、访民意”活动共开展相关调研3186次,梳理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工作任务2716项,出台措施3484条,已完成2015项,其余701项正在积极有序推进中。

出实招 见实效

惠民工程为幸福“加码”

“多亏了政府提供的免费检查,救了我一命,治疗费用还能报销,太感谢了。”提起政府提供的免费“两癌” 检查,榆社县河峪乡的李女士满怀感激。

为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是我市确定的市级民生实事之一,也是我市实事实办,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的一个缩影。为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我市聚焦民生民利,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一批惠民工程落地见效。

聚焦“急难愁盼”,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确定市级民生实事16项,目前已完成3项;聚焦夯基提能,推动一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涉及住房、就医、上学、养老等领域重大民生项目工程375个,总投资1488.9亿元;聚焦安全维稳,排查一批矛盾隐患,截至7月,检查企业约3.48万家,排查安全隐患约5.56万条,已整改约4.94万条。聚焦转型发展,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市四套班子领导亲自上手抓项目、包企业,带动全市形成招商引资、投资上项热潮。目前,全市已滚动举行五期“三个一批”活动,涉及项目401个、总投资1825.5亿元;聚焦顽症痼疾,制定一批长效政策机制。如着力健全完善党员干部志愿服务、“解民忧、办实事”工作、为民服务清单管理、学用结合四项长效机制及围绕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制订出台“一措施一办法一方案”等。

身边事 用心办

“微服务”撬动“大民生”

我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实招办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以增进民生福祉的实效照亮初心、点亮民心。

急群众之所急,让“急事”变成“安心事”。6月10日晚大雨导致郭家堡村供水出现故障,市水务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接到消息后,立即派出抢修组,冒雨进行现场勘测,并连夜制订抢修方案,经过5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及时恢复正常供水。

解群众之所难,让“难事”变成“暖心事”。搬走社区“拦路虎”、解决党员人与组织关系分离问题、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榆次区锦纶街道、新华街道以“小切口”推动“大服务”,从群众身边事入手,以实际行动解民忧。

想群众之所想,让“愁事”变成“舒心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市人社局与市妇联联合开展“春风送岗、职因你来”活动,组织1100余家用人单位开展了32场招聘活动,提供了1.4万余个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市人社局举办招聘活动75次,提供4.47万余个就业岗位。

办群众之所盼,让“盼事”变成“放心事”。目前,全市房屋产权等级确权颁证“清零”行动正在有序推进,群众关心关注的办证难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为满足群众用热需求,市城市管理局全力以赴推动全市提前10天供热。

一桩桩好事、一件件实事,办在了群众心坎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加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责任在肩上,人民在心上。我市将继续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让为人民服务的脚步永不停歇。(晋中日报记者 王晶)

[编辑:炳仪]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我要啦免费统计
http://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