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雄“忆”初心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和顺县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导向,及时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以上率下 让党史学习教育“严起来”
竞赛演讲“掀”高潮
“节奏”紧跟。和顺县委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安排部署,坚持安排部署先行,上下联动先行,舆论宣传先行,第一时间出台了《中共和顺县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县党史学习教育部署会,安排部署了五个方面共19项活动内容,先后多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推动、强化保障支持、常态调度推进,确保党史学习教育部署要求第一时间在全县落地落实。
“责任”紧担。中共和顺县委深入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完善健全各项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县委中心组和各级党组织专题学习,做强做大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宣讲,有序推进各项活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群众需求,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在和顺县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高潮,切实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党性教育优势、老区发展优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氛围”紧造。统筹抓好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对外宣传等,“村村响”、户外显示屏、宣传栏等全域发动,多渠道、多方式讲党史、传党史、学党史,营造主旋律高扬、正能量充盈的良好氛围。让农村大喇叭响起来。自2021年2月25日起,和顺县 176 个行政村所有大喇叭在每天早上八点十分准时响起,让党的好声音传遍千家万户。让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动起来。在“融和顺”APP 首页设置“和顺妇联邀您云参观和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拐纪念园’”专题,通过虚拟技术,让广大干部群众通过网络走进“石拐纪念园”,不用出门就能身临其境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党史学习教育氛围浓起来。打造具有和顺特色的新思想传播立体阵地,集中发布“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宣传标语口号、“七一”重要讲话宣传挂图、省市党代会精神标语口号,充分利用户外大屏幕、移动电视、建筑围挡、灯箱展板、灯杆道旗等宣传阵地,张贴宣传挂图600余套、悬挂标语2000余条,电子显示屏播放宣传视频1600余条,播放时长占到了总刊播时间的二分之一以上。
创新方式载体 让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
文艺快闪“润”心灵
精心组织学习研讨。聚焦红色资源“专题学”。通过翻阅和顺县志村史、拜访烈士后人、走访红色遗址,深挖、整理和顺党史,并将其纳入重要学习内容,让“和顺人学好和顺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家乡。依托“指尖”课堂“随身学”。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融和顺”APP、“党建之声”广播等“云阵地”,开辟专栏专题,开启“口袋课堂”“掌上学习”使党员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你追我赶“竞赛学”。和顺县参与“学党史·铭初心”知识竞赛党员累计数达2万余人,位居全市第一,答对10道题(100分)人数超过70%,学习效果显著。主题征文“生动学”。在全县范围内征集“百年荣光·继往开来”主题优秀文章、诗歌,生动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顺县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广泛开展宣传宣讲。缅怀英雄“忆”初心。举行党史学习教育石拐会议纪念园系列活动,和顺县四套班子领导,以及各级党员干部群众、武警、学生代表、红后成都雪域艺术团全体成员走进石拐会议纪念园,通过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集中宣誓、举行革命文物捐赠仪式、参观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馆等形式,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党性根基,激发奋进力量,以实际行动担使命、开新局。分类分众“妙”宣讲。开设精品党课,邀请市县两级宣讲团成员前来授课宣讲。和顺县委宣讲团,第一书记宣讲团,“五老”宣讲团,党校理论教师,文艺编创人员,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理论宣讲骨干也积极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立体式的宣传宣讲。文艺快闪“润”心灵。组织拍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快闪视频,举办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之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红色石拐》,拍摄《筑梦红色石拐 弘扬太行精神》等快闪音乐视频,用文艺凝聚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磅礴力量。竞赛演讲“掀”高潮。举办“百年历程 百年辉煌”主题演讲比赛、“平”语近人诗文诵读大赛、“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青年奋斗者说”红心向党主题演讲比赛和“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演讲活动,不断深化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
讲好和顺红色故事。和顺县深挖红色资源,深化红色教育基地内涵建设,构建“一带三馆”实境课堂。通过修缮红色旧址、丰富陈列物品、充实馆藏资源、深挖英烈事迹等方式,再现革命岁月,提升布展水平,做到有相当规模、有活动场所、有实物展现。开发铸魂“红课堂”。创新“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社会实践”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开辟红色教育“第二课堂”,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提质升级《红星作证》《石拐灯火》等红色晋剧。组织创作本土抗战革命体裁长篇小说《熔岩》等大型著作,努力形成规模、形成声势、形成影响,让红色故事“声入人心”。
紧密联系实际 让党史学习教育“实起来”
集中宣誓“强”信念
坚持问题导向,实事实办。聚焦重点摸实情,确保便民服务有“力度”。广泛调查研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集体座谈、民意调查等方式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争做百姓贴心人”活动,找准查实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实践活动台账清单。和顺县共制定实践活动清单1023件,党员干部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2400余件;组织23个重点民生部门结合实际,列出共计108类为民办实事的承诺事项,通过政府网、融媒体、和顺报等多个平台同步发布,制定任务清单1100件,现已完成1088件,总体完成率98.9%。
坚持人民至上,小事办好。深入一线解难题,确保志愿送暖有“温度”。深化岗位建功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区等形式,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带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推动形成党支部聚焦聚力、广大党员积极行动的良好局面。2021年国庆期间,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防洪救灾第一线,动用机具26车次,投入物资价值5万余元,排查隐患点134处,转移撤离受威胁群众95人次,让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急难险处熠熠生辉。狠抓全面出真招,确保服务发展有“广度”。各级党组织聚焦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蹲点督办、亲自领办、帮助协办等方式,出台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真正实现“以实事映初心、以服务暖民心”的目标。对燃气灶具和LNG杜瓦瓶等进行专项检查38次,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收缴和顺县过期LNG杜瓦瓶的艰巨任务,及时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点赞。
坚持建章立制,长效常态。以“争做百姓贴心人”为目标,健全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承诺、亮诺、评诺工作机制。组织党员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和岗位实际,通过公示栏、台签、展板、发放便民服务手册、卡片等形式,公开作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承诺。抓住“关键少数”这个“牛鼻子”,健全领导干部包联帮扶工作机制。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和顺县“三五六一”工作思路,做好乡村振兴、经济转型发展文章,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所包乡镇、帮扶村访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解民困,真正为群众办一些好事、实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阵地,健全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等形式,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带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推动形成各级党组织聚焦聚力、广大党员积极行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党将召开二十大。和顺县将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深入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更大成效,密切联系群众,真情服务群众,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相信和顺县一定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新貌开新局,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